卢浮宫名画(多梅尼基诺的4幅作品)

标签:
多梅尼基诺domenichinotimocles亚历山大底比斯 |
分类: 卢浮宫及大英博物馆 |
《Timocles被带到亚历山大面前》Timocles Captive Brought
before Alexander the Great.
年代:1615,尺寸:H. 1.14m; W. 1.53m。
年代:1615,尺寸:H. 1.14m; W. 1.53m。
故事背景:公元前336年夏,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刚满20岁的亚历山大继承了王位。被腓力二世所征服的希腊各城邦国和色雷斯和伊利里亚等地的一些部落乘机叛乱或宣布独立。年轻的亚历山大率军进至巴尔干半岛北部,征服了背叛自己的伊利里亚诸部落,把色雷斯人击退至多瑙河滨。此时,过去曾与马其顿作对的底比斯人谣传亚历山大阵亡,乘机起兵反马其顿。底比斯(也叫忒拜)是希腊诸城邦中有名的大城邦,如不能平息其暴乱,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亚历山大决定杀一儆百,当机立断,火速挥师南下,以闪电般的速度出现在底比斯城下。底比斯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惊慌失措。底比斯城被攻陷,变成了一堆瓦砾,全部居民都被变卖为奴,只有过去和腓力二世或亚历山大友好或赞助过马其顿的少数人除外(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力二世小时候曾在底比斯做过人质)。亚历山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底比斯的毁灭,确实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希腊诸城邦望风归顺,纷纷表示臣服。随后雅典也表示臣服,并恳求宽恕。没过多久,各邦国又统一在亚历山大的领导之下,承认亚历山大为最高统帅。于是,亚历山大可以无后顾之忧的大展宏图,组织对东方的远征了。
普鲁塔克(Plutarchus,46年─125年),生活于罗马时代的希腊作家,在他的作品《亚历山大》中曾提到一个女子,底比斯的Timocleia。公元前335年亚历山大率军抵达底比斯(我以前在文中说是在巴尔干征服期间应该是不准确的,2015-5修正),色雷斯军团洗劫了城市,色雷斯指挥官强奸了Timocleia,然后问她财宝藏在了哪里,Timocleia将他带到她的花园的井边,说财宝就藏在井里,趁指挥官往井中查看时,Timocleia将其推入了井中,并投入石头将其砸死。色雷斯士兵将她逮起,并带到了亚历山大面前请示如何处置。

Timocleia在亚历山大面前显现出沉着和高贵的气质,并告诉亚历山大她的哥哥为了希腊的自由曾经在喀罗尼亚战役(Battle of Chaeronea)中抗击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亚历山大的父亲),亚历山大听后反被女子的高贵气质所折服,于是下令释放了她。

《隐修士与风景》Landscape with a Hermit。年代1505-06.

《赫丘利将卡居斯拖出洞穴》Landscape with Hercules Dragging Cacus from His Cave。
赫丘利,古罗马神话中的大力神(希腊神话中的赫拉克勒斯,宙斯的儿子)。偷牛者卡居斯(也译作卡库斯)偷了他的牲畜,赫丘利一怒之下打死了卡居斯并将他拖出了他的洞穴。
《圣母圣子与圣方济各》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
Francis。年代:1621–25,
尺寸:H.0.43m; W.0.36m.
1625年,教皇乌尔班八世的侄子,红衣主教巴贝里尼将此画送给亨利四世的王后玛丽德梅德西斯,在她遭流放并死后的很长时间(1687年),才又回到她的孙子路易十四手中。关于玛丽德梅德西斯,卢浮宫有一间大画室专门陈列著名画家鲁本斯的《玛丽德梅德西斯的一生》共24幅。
多梅尼基诺 (Domenico
ZAMPIERI, 被称为DOMENICHINO,1581-1641年)
,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画家,博洛尼亚人,死于那不勒斯。曾作为安尼巴莱·卡拉齐的助手,绘制了罗马的法尔涅赛宫(教皇保罗三世的宅邸,现为法国驻意大利使馆)的壁画,他善于描绘古典风景和优美的人体。他的人物造型能引起人们联想起文艺复兴初期大师们的作品。
多梅尼基诺是位严谨的素描大师,他运用古典的、理想化了的牧歌式的手法塑造人物和风景,有的作品可与拉斐尔媲美,人物造型和空间处理具有拉斐尔般的协调,并且带有一种静谧的基调和高雅的诗意。
卢浮宫中有他的画作十余幅,只拍了以上这些。
注:本博客所有文章中图片皆为本人2012和2013年两次摄于卢浮宫,所有文字均系本人翻译整理(本人英语一般,法语更是不懂,所以整理很慢也很辛苦)。近来发现有所谓艺术网站完全照搬图片(涂改水印)或文字且不注明出处。作为推广普及绘画艺术和常识的行为,即使是完全抄袭本人的博文,我想也算是一件“善举”吧,本人不会追究,但望尽量注明出处,算是对别人劳动的小小尊重,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再者,由于本人是业余历史爱好者,文字多侧重于历史和宗教而疏于艺术,且难免有错误理解或笔误,引用还要谨慎为好,以免误人。
前一篇:卢浮宫名画(意大利画家3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