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浮宫名画(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7幅)

标签:
弗拉·菲利普·利皮圣奥古斯丁francescopesellinofrancescobotticinifradiamante |
分类: 卢浮宫及大英博物馆 |
一、《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s Frediano and Augustine,
known as the Barbadori
Altarpiece》怀抱耶稣的圣母后面都是天使,前面跪着的一位是Saints
Frediano(6世纪爱尔兰王子,隐士,后成为意大利卢卡的主教),另一位是圣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354-430,天主教译“圣思定”、“圣奥斯定”),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他是圣孟尼迦的幼子,出生于北非,在罗马受教育,在米兰接受洗礼。他的著作《忏悔录》被称为西方历史上“第一部”自传,至今仍被传诵。
画的作者是弗拉.菲利普.利皮(FraFilippo
Lippi,弗拉.菲力波.利皮,约1406~1469),著名风流僧侣画家,生于佛罗伦萨。早年入修道院为僧,师从同样是修士的安杰利科。主要在佛罗伦萨及帕多瓦等地从事艺术创作,可谓美第奇家族最宠爱的画家之一。他还是大名鼎鼎的同是佛罗伦萨画派的波提切利和Francesco
Pesellino的老师。他的儿子菲莉皮诺.利皮日后也成为了著名的画家。

画面中左侧靠着栏杆的可能就是画家自己。画的年代:1437年,1814年进入卢浮宫。
以下两幅都是弗拉·菲利普·利皮的儿子菲莉皮诺.利皮的作品。菲莉皮诺.利皮(Filippino LIPPI, 1457–1504)与著名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同为他父亲的学生。下面这幅就是菲莉皮诺.利皮和波提切利合作作品,波提切利策划为主,利皮实施。都是为结婚礼箱(佛罗伦萨的一种风俗)上的装饰而作。当然主人还是相当有地位的,否则不会请到这么大的画家画箱子。
二、《以斯贴记的故事》(Three Scenes from
the Story of Esther),1470–75,H.0.48 m; W.1.32 m
题材取自旧约《以斯帖记》,犹太人在巴比伦之囚后,有些返回了以色列,但也有相当的犹太人留在波斯,末底改(Mordecai)和他的养女以斯贴是其中的犹太人,当时的波斯国王亚哈随鲁(Ahasuerus,很大可能就是薛西斯)一时冲动废了王后瓦实提,后来以斯贴被选中新王后,大臣哈曼对不向他下跪的末底改怀恨在心,并想利用权力将所有在波斯境内的犹太人处死。于是以斯贴冒死向国王求情,并质控哈曼,国王不但赦免了犹太人,还将哈曼吊死。
画的左侧是末底改让以斯贴去向国王求情;中间是以斯帖冒死见国王为波斯国内的犹太人求免死,因为按波斯法律,没有国王召见进宫是死罪,不过国王没舍得杀这位美丽的王后;国王将大臣哈曼赐死,吊死他的绞架本来是哈曼为末底改准备的,远处门外可看见吊着的哈曼。
有部电影《以斯贴》,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尺寸:H. 0.45 m; W.
1.26 m,这也是结婚礼箱上的装饰画。
故事情节来自于李维的罗马建城记,罗马王政结束后几十年,曾经有过一个十人委员会(Decemvir,452-449
BC)的时期,十人中地位最高的是阿庇乌斯·克劳狄(Appius
Claudius),也就是他主导制定了著名的十二铜表法。不过阿庇乌斯·克劳狄也是个名声很差的执政官,他企图霸占一个平民出身的姑娘维尔吉尼娅(Verginia),遭到拒绝,于是他指使人绑架了维尔吉尼娅,并宣称她是奴隶的后代,在当时的罗马,奴隶的后代还是奴隶,是可以随意买卖的,维尔吉尼娅的父亲是个百夫长,得知后从前线赶回罗马,要求与克劳狄对质,不过他毕竟不是克劳狄的对手,于是他用刀刺向了她的女儿,这是他认为唯一可以还他女儿自由的方式。这件事引起了反对十人委员会的暴动,克劳狄在混乱中被杀死或自杀。史学家李维用这件事来形容是罗马王政时期曾发生的末代罗马王小塔克文(前535登基-前509)的儿子强占卢克丽霞(Lucretia)的翻版,那件事后,小塔克文被推翻,罗马王政结束,罗马进入共和时代。
这幅画看似是一幅,其实是三组连环画,左边是绑架维尔吉尼娅,中间是克劳狄主导十人委员会将维尔吉妮亚宣布为奴隶身份,右边是维尔吉尼娅的父亲用刀刺向她。

四、《耶稣诞生》,The Nativity。情节就无需介绍了。作者Fra Diamante(1430-1498,佛罗伦萨附近普拉托人),他是前面提到的菲利普.利皮的朋友和助手。画的年代1465-1470,1812年入卢浮宫。此画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

五、《圣母与圣子》Virgin and Child,作者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画家Alesso Baldovinetti(奥利索·巴多维内蒂,1425–1499)。创作于1464年,1898年进入卢浮宫。
六、《圣人环绕着圣母圣子》。作者Francesco
Pesellino(或称Francesco di
Stefano,1422-1457),意大利佛罗伦萨画家,第一幅画菲利普.利皮的学生。画的年代1455-1457,是画家最后的作品。1863年入卢浮宫。
画的中央是圣母怀抱耶稣,画中左1是圣Zenobius(337-417,被尊为佛罗伦萨第一大主教),左2施洗约翰,右2圣方济各,右1圣安东尼(Saint
Anthony Abbot,AD251-356,来自埃及的基督圣徒)。

七、下面的画《Virgin and Child in
Glory, with Saint Mary Magdalene, Saint Bernard, Angels, Cherubim,
and Seraphim》,中文名字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作者Francesco
BOTTICINI(1446-1498,佛罗伦萨文艺复兴早期画家),画中圣母周围是抹大拉的玛利亚(长头发的,后面专门介绍),西多会的圣伯尔纳铎(Saint
Bernard,1091-1153)修士,以及众多的天使们。画的年代1485,1812入卢浮宫。
以上几幅文艺复兴早期绘画大多位于佛罗伦萨或比萨附近教堂的主祭坛上方。
注:本博客所有文章中图片皆为本人2012和2013年两次摄于卢浮宫,所有文字均系本人翻译整理(本人英语一般,法语更是不懂,所以整理很慢也很辛苦)。近来发现有所谓艺术网站完全照搬图片(涂改水印)或文字且
不注明出处。作为推广普及绘画艺术和常识的行为,即使是完全抄袭本人的博文,我想也算是一件“善举”吧
,本人不会追究,但望尽量注明出处,算是对别人劳动的小小尊重,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再者,由于本人
是业余历史爱好者,文字多侧重于历史和宗教而疏于艺术,且难免有错误理解或笔误,引用还要谨慎为好,以
免误人。
后一篇:卢浮宫名画《圣阿奎那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