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河坝首次发现野生大熊猫(上)

标签:
野生大熊猫叉河坝首次发现512杂谈 |
分类: 国内大熊猫相关资讯 |
日前,监测结果显示,保护区内情况令人欣喜:在保护区核心区发现多处大熊猫采食地、卧迹、爪痕及粪便等。在同一地域内多次发现大熊猫粪便,其新鲜程度为7天以内,而且粪便大小不一,大的长度为16-18厘米,小的6-8厘米。经过对粪便长度的初步推测,大熊猫可能为雌性成体大熊猫和它的亚成体幼仔。
途中 艰险重重
11月6日早上6时许,监测队伍兵分5路向大山进发。
由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黄蜂带队的一支4人队伍从石棉县城出发,沿着LZP5005号样线,向小地名为黑泥巴沟的地方行进。
车行1小时后,黄蜂一行来到大山下,此时艳阳高照。下午2时左右,黄蜂一行爬上海拔3000米的高山,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紧接着就下起了大雨,很快大雨转为大雪,纷纷扬扬。由于天气寒冷,爬山爬得汗流浃背的4名队员,一下子感到了寒冷。
没过多长时间,大雪封住了脚下的道路。黄蜂等人只好用木棍开道,在密林中穿梭。他们一边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竹子的生长状况和野生动物的脚印,一边用冻得发僵的手做记录。当天下午5时左右,黄蜂等人到达样线折回点,开始下山。他们走出不到2公里,天就黑了下来,
来到手巴岩(小地名)时,5公里样线全是密密麻麻的箭竹林,队员们在竹林中弓着身子一步步向前挪动,一侧是悬崖,不少路段队员们需要拉着野藤才能过去。队员们的衣服鞋帽被浸湿了,每次做记录,他们都要先把手放在最里层的衣服里蹭一蹭,以便擦干手。
另一条LZP5003号样线,要顺河上山,河水大,大部分地段都要趟水过河。脱了10多次鞋子后,监测人员嫌麻烦,干脆穿着鞋子踏水前行。
http://photo.lookpanda.com/%E5%B7%B4%E9%83%8E%E5%B8%A6%E4%BD%A0%E6%B8%B8%E5%A5%A5%E8%BF%90/BLOG%E5%89%AF%E6%9C%AC.jpg
支持熊猫基地重建,参加淘宝网店义卖,欢迎光临 http://shop35880792.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