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李厚霖慈善微公益打工子弟企业文化杂谈 |
分类: 爱者无痕 |
这几日的骄阳让人怀疑夏天已经来了。北京的春天一向很短,凛冽寒冬刚过,骄阳夏日便紧接而至,如同这个城市不安的躁动,不带过度,没有缓冲。
不过无论如何阳光总是能激发一些向上的心绪。前不久,IDo儿童基金携手公司成长学院的成员走出城区,来到了五环外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燕京小天鹅公益学校,大家带着齐全的粉刷设备及捐助物资,立志要给孩子们一个全新美丽的校园环境。
燕京小天鹅公益学校是一所面向打工子弟的公益学校,这里接收了200多名活在城市边缘角落的孩子。校长姓燕,本是一个飞机工程师。两年前,他在这个打工子弟学校志愿教学。后来学校面临拆迁,前校长决定关闭它,燕校长意识到那也意味着孩子们都得失学,二话没说,便辞了职,接下这个学校。
燕校长接下学校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老师涨工资,由原来的950元涨到2000元,以便引进优秀的师资力量。用他自己的话说,老师才是教育的灵魂,他不能在这关上耽误了孩子。除此,学校还为1/5的孩子减免了学费,有些特长生,甚至连食宿费都免了。为此,他每个学期都要补贴4万多元的亏损。
燕校长有一个独特的教育理念,他说当所有人认定一个孩子是鸭子时,他就坚信自己是一只鸭子。但事实是,每个孩子都是天鹅,都有自己独特的长处,我们应该给他们相同的道路,让孩子自己去走。所以他给学校改名为“小天鹅公益学校”。在这里,教育的前提是不去否定任何孩子,在这里,每个孩子都怀有天鹅一般的梦想。
燕老师今年40出头,头发已经白了一半。
燕校长为大家讲解学校及学生的情况
当得知我们要组织同事过来美化校园时,燕校长说了一句很实在的话:“能给我们一些煤吗?给孩子们烧水用。”
对于习惯了一切自动化水泥建筑的我们来说,这确实是没有想到的。大家把几吨煤拉过去后陷入了反思,为什么我们没想到?自此也更懂得了在慈善这件事上,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后来一个同事发现燕校长的办公桌是用4张课桌拼成的,摇摇晃晃、凹凸不平,就又带去了一张大办公桌,几把椅子,还有一些米面粮油、学习用品以及其他力所能及的帮助。
给学校带去的部分捐赠物质
学校通车不便,只好在最近的马路边停下,捐助的物质需要用三轮车一点一点搬运过去
看到堆积在教室门口的垃圾,有些同事主动当起了清洁工
女同事们则在校图书馆(确切说是一间很小的藏书室)给孩子们整理图书
大伙聚精会神的样子让人很欣慰,或许慈善就该是这样,发自内心、出于本能
看看大家的劳动成果
本来这只是一次小范围内的企业文化兼微公益活动。一方面,是基金上个月在微博上为孩子们征集过来的图书,把它们真正交到孩子们手中。另一方面,成长学院作为公司培养人才的特殊平台,在业务之外,也需要让大家更深地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通过一次小型的公益活动,学会对人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但最后实施下来,我们发现其意义远远不止在此。当孩子们看到学校墙上美丽的图案兴奋不止,当大家切身感受到自己价值的体现时,一个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已经自内而外源源不断地流出,流长。
我一直认为人类就是一个微观组合的社会。你善良、世界便善良,你温暖,世界便温暖,你怎么样,世界便怎么样。
对于企业而言,更是如此。
当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拥有一颗善良的公益心,并付诸行动,企业便自然会是一个拥有社会责任感、最大化为整个社会做出贡献的企业。而相应地,每一个员工也将因企业的贡献而获得尊重,成就人生最大价值。人这一生,最大的意义便是找到自我的存在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培养员工的公益心,或许才是企业给予员工的最好福利吧。
想起燕校长的一句话:但行好事、莫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