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无人读的书》

(2009-01-21 21:10:17)
标签:

无人读的书

天体运行论

天球运行论

哥白尼

希腊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花了一天半快速读完了三联书店出版的中译本《无人读过的书——哥白尼〈天体运行论〉追寻记》(王今、徐国强译)。这是一本与《阿基米德羊皮书》有些类似的书,但是写得更加专业化,除了科学史家以及哥白尼迷们有兴趣外,我很怀疑这个中文本也将成为一本“无人读的书”(The Book nobody read),或者“无人卒读的书”。

  这本书并不只是一本猎奇手记(恰恰是这些部分会让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人读得昏头昏脑),更是一本哥白尼学说传播史的研究手记。通过对剩存第一版(263册)和第二版(310册)每本书之评注的普查考证,作者金格里奇实际上颠覆了不少流行的说法:

  1,最大的误解就是本书的标题所表明的那种误解,使得本书标题成为一个反讽。作家克斯特勒在1959年出版的影响很大的《梦游者》一书中说,哥白尼的那部名著写得过于专业和其实没有人读。金格里奇经过30多年的追寻,发现16、17世纪科学革命时期有不少人读过这本书,而且读得很细、很认真,他们的批注显示了他们对哥白尼理论的接受情况。

  2,人们普遍认为,哥白尼之所以要抛弃地心说创立日心说,首要的原因是托勒密体系在面对不断出现的新观察材料时,捉襟见肘,不得不添加越来越多的本轮,而哥白尼本人的日心体系只用了34个圆就解决问题了。金格里奇认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当时并没有出现也不可能出现本轮上套本轮这样的局面,因为当时人们还没有能力从数学上处理多重本轮的叠加问题。哥白尼与托勒密的区别既不是在观测材料方面,也不是在轮子的多少方面。很显然,在这个问题上,库恩的《哥白尼革命》(1957)中的有关论述需要得到修正。

  3,金格里奇发现,哥白尼与托勒密的区别在于,哥白尼用小本轮方法清除了托勒密的“偏心匀速点”(equant),从而回到了希腊正统思想上来:“天文学之公理:天界的运动不是匀速圆周运动,就是匀速圆周运动的组合”。这跟我过去说过的意思一样,哥白尼不满意托勒密的地方在于托勒密不够“希腊”。

  除了一些颠覆性的观点之外,金格里奇还利用查访到的珍本批注,佐证了“致读者”前言的确是奥西安德所作,而且大体搞清楚了开普勒的知情经过。当然还有更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发现了第谷同时代的一位天才的但如今不再为人所知的天文学家保罗·维蒂希(Paul Wittich)在天文学革命中的作用。

  从我的角度看,三联版的译本有两个重要遗憾。第一,没有把哥白尼的巨著译成正确的《天球运行论》,而是从俗译成了《天体运行论》,虽然译者序中有所说明,但我仍然为新一代的科学史家放弃这个绝好地传播科学史新知的机会而感到遗憾。第二,把equant没有来由地译成“等分点”,而不是“偏心匀速点”。我曾经在《自然辩证法通讯》上先后发过两篇文章,第一篇“是天球不是天体”,第二篇“Equant译名刍议”,试图纠正国内在哥白尼问题上的两个基本失误。可惜的是,正如金格里奇在书中不无郁闷地写道,“我并没有扑灭这个谬种”(第78页)。我也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