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秩序规范生活

(2008-05-06 11:15:48)
标签:

每日镜报

德国人

司机

秩序

总编

杂谈

分类: 中外书摘经典版精选

德国:秩序规范生活


    文/郑健      来源:中外书摘

 

下飞机,办完入境手续,在导游的引导下,乘中巴赶到餐馆时,已是晚上7点多钟了。这是一家中餐馆,雕龙画凤,菜也地道。老乡见老乡,话多了些,边吃边聊,待吃完饭已快9点了。

 

德国:秩序规范生活

我们刚走出餐馆,一直停靠在餐馆门口的中巴打开了车门。司机用德语向我们问好,招呼我们上车。坐定后,我发现司机换了。到机场去接我们的那位,身材高大面色净白,穿夹克,没系领带。而眼前这位,中等身材,面色红润,也穿夹克,但系着领带。

 

20多钟后,中巴将我们送到了旅馆门口。

 

待卸完东西,司机走后,我问导游:“是不我们用餐时间太长,原来的驾驶员有意见……”

 

导游先是一愣,接着笑了:“不,是超过时间了。”

 

“超过时间了?游客用餐还有时间规定?”我问。

 

“不是你们超过时间,是司机超过时间了。”

 

见我还不明白,导游解释,德国法律规定,司机每天工作时间不可超过9小时,包括景点参观和用餐时间。第一位司机超过了时间,公司就主动调换了人。

 

“超过一点儿时间,多干一会儿,就省得换人了……也真刻板。”我嘴上没说,心里犯嘀咕。

 

第二天,我们从柏林到德累斯顿参观,是到机场接我们的那位司机驾车。

 

走了约莫两个小时,中巴在高速公路一个临时停车点停住了。

 

司机转身笑着对我们讲了几句话,导游翻译说:“请大家在车上休息15分钟。”

 

“在车上休息?离德累斯顿还有多远?”有人问。

 

“也就10多分钟。”导游回答。

 

也就10多分钟还休息?再一看,这里既不像中国高速路旁的服务区,可下来方便、洗脸、喝水,甚至购买东西,而是连车也不能下的地方,干吗要在这里休息?

 

导游说:“德国的交通规则明确规定,司机行车两小时,必须休息15分钟,如果不休息,必须在行4小时后休息45分钟。”

 

 听这么一说,我觉得这样的规定有利于驾驶员休息,保证交通安全,不是没有好处。可是,全德国每天有那么多的车子在跑,从城市到农村,从高速公路到偏僻小路,谁来督促落实呢?

 

导游好像看透了我们的心思,接着说:“德国的每一部车子,从高档豪华车到普通运输车,从总统、总理乘坐的车,到普通百姓的私家车,无一例外地安装了检测器,可以将行车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交警可以随时抽查。如有违反,将重罚不怠,甚至可以吊销驾驶执照。”

 

 哦,是这么回事。这样的做法,在中国尚无一处执行的。

 

 中巴开行后十多分钟,果真进了易北河上的古城德累斯顿。我从心里对德国司机自觉执行交通规则的行为叫绝。

 

返回柏林后,约第二天上午10点钟走访《每日镜报》编辑部。

 

当我们搭乘中巴找到《每日镜报》办公楼前时,10点还差20分钟。

 

柏林一早就变天了北风吹在身上冷飕飕的。我们在门外来回走着,以使自己暖和些。

 

钢架玻窗大门里,一位身材高大、理着光头的先生站在那里,像在等待谁。

 

一位同行问翻译:“是不是等我们的?”

 

翻译看了看门里:“可能是。”

 

 “……我们……”

 

 翻译看看表:“不行,约好的是10点。”

 

 这可真有些怪。也真有些不近情理。

 

 10点钟,钢架玻窗大门打开了,那位高个、光头的先生走出门来。一答对,他是《每日镜报》的公关主管,果真是来迎接我们的。

 

接下来的事更“蹊跷”。公关主管先生介绍,先由他介绍《每日镜报》公关、广告的情况,11点时《每日镜报》的总编来会见我们。公关主管讲到10点45分时,就讲完。大概是碍于面子,主管两次起身到隔壁房间请总编,都没请到。主管涨红了脸,要我们喝矿泉和饮料。11点,门开了,总编若无其事地进来了,根本没提这15分钟的事。

 

 出访前,一位曾长期驻德国的新华社记者介绍,德国人以秩序规范生活。几次实际接触,深感德国人规范生活的秩序真“铁”。

 

在深入接触中,感到德国“按秩序规范生活”,更多地也是更主要地体现在法制与法治上。

 

德国是一个法制国家。其法制的核心原则是三权分立,即国家权力中的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形成相互独立的机构。议会行使立法权,政府执行行政权,法院等专管司法权。执行行政的政府机构不得随意干预司法部门的司法工作,而应保障司法的独立性。法院办案、开庭审理案,无论涉及谁,法院不必请示哪个人或者哪个部门,有权独立裁决。

 

 德国又是一个严格依法行事的国家,即真正的法治。德国上、中、下各层政府官员都熟悉法律。尤其是自己负责的那部分工作所牵扯到的法律规定,各级官员必须了如指掌,并具有遵守法律的素质。导游向我们介绍,和某德国人交往相当密切的一位中国人请求此德国人为他开具一张形式上的经济担保书,以便请入德国境。但德国人严肃地当然也不无遗憾地说他不能为之,这是法律,对待法律的事,一丝也马虎不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