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米勒是用自己的方式
(2008-12-21 23:25:59)
标签:
基金股票美国在线科技公司比尔 |
分类: 思维格栅 |
在1999年6月份的《商业周刊》上,刊登了一篇题为《价值投资的英雄人物》的文章,其中有一个人赫然地被并列入“英雄人物”,这个人就是比尔·米勒,而另外的4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本杰明·格雷厄姆、戴维·多德、约翰·威廉姆斯以及沃伦·巴菲特。
比尔·米勒在投资界很有名,他曾在1998年度和1999年度连续两年被评为证券经理人,他所领导的莱格—梅森共同基金已经连续14年击败了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这一战绩,盖过了投资大师彼得·林奇。而早在1996年基尔科·卡赞坚就预言,“比起其他价值管理人,比尔更具灵活性,这使他高居于众人之上。他绝对是一个天生聪明绝顶的家伙。直到比尔·米勒退休,都很难有其他管理人赶上他击败指数及其他多元化基金的令人嫉妒的纪录。”
早年比尔在一所研究生院学习哲学,毕业后做过一段时间的公司出纳,20世纪80年代初才加入莱格—梅森,与另一位名叫厄尼·凯尼的人共同管理价值信托。厄尼遵循本·格雷厄姆的方法,买进那些市盈率以及与市净率低的公司,但是比尔采取另一种方式,他说,“我的方法是本·格雷厄姆和巴菲特详细阐述的理论性方法,即:投资的价值是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窍门在于确定它的价值,这样就能理性地给资产定价,然后再以很大的折扣买下来。”
现在,比尔为莱格—梅森管理着超过200亿的资产。他总是把价值信托的投资对象控制在30-40家之间,把他的投资组合的一半资产投资于10家公司,这种做法并非不同寻常。晨星公司的艾米·阿若德解释说,“比尔·米勒和沃伦·巴菲特之间有某些共性,他确实采用了一种非常低的换手率的战略,而且,他的投资组合与其他证券基金相比也非常集中。他为公司估值的方法与巴菲特非常相似,他们把现金流看作是公司内在价值的衡量方法。”
比尔说,“我们试图区分那些应当便宜的公司与那些不适当地便宜的公司,有许多公司的交易价值很低,价格在下跌,却并不具有吸引力。窍门在于把具有吸引力的公司与那些不具有吸引力的公司区别开来。”“大多数价值投资者用历史价值来判断股价何时便宜何时贵,”比尔解释道,“但是如果投资者只用历史模型,他们的价值方法就得依赖当时的环境。”换言之,历史价值模型只有在未来与过去非常相似时才会起作用。“大多数价值投资者面临的问题在于,未来在许多方面都与过去不同,而且重要的是,一个主要的不同技术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不一样。”
“事实上,我认为,在许多例子中,科技本身都非常符合沃伦·巴菲特的方法模式。科技真的只是一个增强你的分析能力的工具包,它能帮助你在整个潜在投资领域中,选出那些最可能长期给你带来超过平均收益水平的投资。”在这个方面,几家科技公司确实具有巴菲特认为最重要的特点:高的利润边际、高的资金收益、把利润再投资于快速增长的公司的能力和管理层的行动符合股东利益。困难在于估计公司的未来现金流。
莱格—梅森管理基金研究部的利萨·派皮诺说,“大多数想对科技公司估值的人的问题是,未来的情况是如此不确定,所以你必须考虑几种结局,而不能只考虑一种。从长期投资看,这会产生更大的差异——在潜在未来利润方面。但是,如果你深入分析潜在收购公司的关键方面——市场的潜在规模、理论概率、公司的竞争地位——你就能完全明白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差异。这样,你就能减少不确定性。我们仍然使用现金流来衡量价值,但是我们也经常使用其他几个价值对象,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一个。……由于许多盈利的科技公司在经营良好时确实能创造超大规模的收益,我们发现,高水平的分析确实是有回报的。它能带来比我们在其他行业所能找到的高得多的收益,即使考虑到它更大的不确定性,情况也是如此。”
比尔指出,重要的是,要记住,巴菲特希望把错误降到最低。除非他有绝对把握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否则他不会进行投资,这样,他的错误率就低。相反,“我们对确定性的要求要低一些,特别是当我们考虑潜在的利润可能会非常大的时候。”大多数投资科技公司的人都面临着更高的错误率的可能性,所以关键是要迅速发现错误并把它剔除出去。比尔解释说,“这种策略的回报是,当你遵循更广阔的思维综合模式时,你所获得的潜在利益比那些自然发生的小错误所带来的损失大得多。”“就像其他新鲜事物一样,你必须花时间了解它。我想,许多人都是怀着不正确的想法走近科技的。他们相信,科技是很难了解,所以他们也不打算了解它。”这种对世界的狭隘看法有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后果:使人们看不到实际发生的事情。“人们还在买可口可乐和吉列刀片,也还使用他们的美国运通卡,但是,他们也用美国在线和微软的软件,也买戴尔电脑——而这是普遍存在的。”
1996年,比尔为莱格—梅森价值信托买入美国在线,当时美国在线公司的市场资本大约40亿美元,根据比尔判断,美国在线的价值超过75亿美元或每股75美元,根据这个计算,市场上美国在线是以46%的折扣进行出售的,比尔投入了他的股票投资组合的1.5%。而今由于时代华纳的兼并,美国在线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股价在50美元左右波动,而比尔的持股经过拆分,每股成本只有1.75美元。
虽然比尔·米勒的成功得益于遵循巴菲特投资的精髓,但是他并非毫无主见地盲从。巴菲特从来不投资科技公司,因为他认为自己不懂科技公司,但是比尔用自己的方式,把巴菲特的方法运用到新的领域,为巴菲特提炼的投资哲学增加了新的知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