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只花蛤
一只花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29,382
  • 关注人气:25,4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种强大的思维方式

(2011-05-06 10:05:25)
标签:

克里斯滕森

从优秀到卓越

光环效应

柯林斯

安然公司

分类: 读书笔记

    仍然还是《光环效应》的话题。

    克莱顿·克里斯滕森(Clayton Christensen)是哈佛商学院的教授,一位对企业创新性研究很独到的专家。他认为吉姆·柯林斯的一些书是“非常有趣”的书。不过当菲尔·罗森维教授在《光环效应》中对柯林斯的《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使用的研究设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时,他又认为罗森维这么说并不是对柯林斯感到不满,而是感到不应该给予被光环笼罩着的安然公司那样的赞誉。而在此之前,安然公司至少连续5年被《财富》杂志评为最具创新力的公司。在安然公司的鼎盛时期,许多商界和金融界的观察家将这家公司视为一家非常具有创新力的公司,然而这家公司最终却以崩溃收场。

       事实上,安然公司也确实进行了“创新”,他们将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创新上而忽视了思考一些更加实际可行的经营方法。因此克里斯滕森认为不要使用没有修饰词的“创新”这个词,因为这个词太宽泛了,不能帮助人们作出准确的预期。克里斯滕森认为应该使用“持续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两个词组以示区别。只有对创新作出这样的限定才能进行更准确的预测。从这个角度上说,罗森维教授的想法“非常新颖”。 罗森维教授指出了商界观察家中存在着一种主流倾向。他们通常会说,这是一家成功的公司,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它做了些什么,如果全世界所有人都做了这些事情,他们也会取得成功。确实,成功可以让企业带上光环,也可以让企业做所有的事情都发出耀眼的光芒。   

       在《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中,柯林斯的研究设计以股价毫无生气的公司为起点,然后找到股价大幅上涨的11家公司,再与这些公司所处行业中另一家股价走势平坦的公司比较。最终发现那些股价大幅上涨的公司从“优秀成为卓越”,而那些股价表现平平的公司则依然由“优秀保持优秀”。柯林斯在这些从“优秀成为卓越”的公司中寻找一些能与其他公司相区别的特征。这些由“优秀成为卓越”的公司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们都像“刺猬”一样,它们会挖地洞,并且知道自己的长处。如果看一下这11家公司,它们确实全都像刺猬一样。而一些没有从“优秀成为卓越”的公司并没有像其他公司那样集中精力。因此柯林斯鼓励每个人应该都仿效那些从“优秀成为卓越”的公司所做的事情以获得成功。

       于是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每家公司是否都应该像刺猬一样呢?”克里斯滕森指出,实际的情况是,大约有20万家的公司没有从“优秀成为卓越”,但其中的许多公司也像刺猬一样。很显然,柯林斯的研究设计只观察到少数样本中存在的一种相关性,然而这样的相关性能否被看成自然定律吗?如果看到因为一家公司非常成功,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像这家公司那样做事的时候,实际上我们不应该赞赏,而应该担忧。我们应当说,不是这样的,这些公司虽然成功,那是因为它们处在可以获得成功的环境中。这是否暗示着它们可能进入另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那些曾让它们取得成功的规则可能不再有用。克里斯滕森说,这才是一种强大的思维方式。

       比尔·米勒也肯定《光环效应》这本书非常有启发意义。他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告诉我们,当我们在研究成功或者不成功的公司并试图从这些公司中找到一些特征来解释它们成功或不成功时,事实上这些公司之间并不具备我们所观察到的相关性。那些以寻找企业特征为基础的书的缺点是它只是对企业过去的行为进行了总结,但并未对未来作出任何预测。比尔·米勒认为,这类书籍应该研究那些当前属于优秀级别的公司,预测它们何时会成为卓越的公司。而克里斯滕森就是在预测未来哪些企业会从优秀变成卓越。因此到目前为止,克里斯滕森做得非常不错!

 

       相关链接:最好还是看罗森维的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