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杂志为了避开双周末,特意改在周一上线,于是碰巧赶上了9月1日开学日。这是一个好日子,意味着一切都是全新的开始,大家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的女儿今天小学一年级开学第一天,上午送她报到领校服,然后参加庄严的开学典礼升旗奏国歌。

看着那些生机勃勃的孩子们,让人对生活充满信心。
回来后赶紧按编辑部要求,写最新一期的《活体育》杂志推介。
这期杂志大体上把内容分为三部分:1,送别奥运。2,体育仍在继续。3,生活仍在继续。
敝帚自珍,我真的很惊讶于编辑部的进步之迅速,这期杂志让我简单介绍,简直是很不简单,因为难以取舍,好稿子太多。角度独特,趣味浓厚,体育“鲜活”,光是罗列一下标题就够吸引人的了:
第一部分“送别奥运”的文章有:
足球就是奥运会的叉腰肌(我的奥运看球感悟,咱也赶个时髦。)
同一个刘翔(全是不同时期的他的图片)
同一个莎拉波娃(图文并茂)
我的奥运和你的不一样(各色人等的奥运经历,真实生动,另辟蹊径。)
《活体育》深海寻人
《活体育》读者的奥运现场(看过之后不要后悔不要羡慕啊!)
《活体育》的魔鬼辞典(很独家很魔鬼)
这一剑的风流(镜头记录的奥运击剑比赛,美轮美奂。)
回归之美(执行主编关于栾菊杰的有感而发。)
时间铸就辉煌(鸟巢的春夏秋冬,让你片刻之间得以领略)
第二部分“体育仍在继续”的文章有:
请将郑智逐出国家队(读者投稿,观点尖锐,爱之深责之切)
梦八:向世界正名
把中国男篮掰开了,揉碎了(居然提出让姚明安静地走开的观点,大胆。)
英格兰超级盛宴(介绍新赛季的英超,要知道奥运期间,他们都已经打了两轮了)
谁说中国人玩不了橄榄球(来自海峡两岸的两个在美国打橄榄球的中国人亲笔所写,来自大陆的这个说:日本人都可以打得很好,难道我们中国人的身体素质比他们还差?来自宝岛台湾的那个说: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的话,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去参加橄榄球。难道你不想看看为什么吗?)
奥运向左,别让残奥向右
伦敦,2012,我们点燃火炬
第三部分“生活仍在继续”的文章有:
安迪霍沃尔的下午——他发展了一种艺术的传销模式,使得这场运动得以如此生动和深入
旅途——安哲罗普洛斯所提供的东西,是电影语言,是诗。
《水浒》的纰漏:此书之百读不厌早已尽人皆知,索性文章反做,找出一些纰漏来,与梁山迷们共乐
南美的黄与蓝——摄影家叶君奋镜头里的南美,那块离我们最远的大陆不仅有足球
我的多情你可懂——一个普通交警的奥运镜头
最后解释一下半月刊电子杂志的名字《活体育》的来历。
老资格的体育爱好者当然记得以前曾经独霸体育期刊市场的资深专业体育杂志《新体育》,本人1990年大学毕业时还曾经蹬着自行车从展览路24号的外交学院,前去体育馆路上的《新体育》杂志编辑部投放手写的个人简历和求职信,可见当年这本杂志在体育爱好者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现在的体育爱好者当然知道《体坛周报》报业集团下属的一本体育专业杂志《全体育》,是目前国内发行量和影响力都屈指可数的专业体育杂志。编辑部上下几茬精英,很多与我相熟。
可是,我主编的这份电子杂志,既不想,更不可能办成一份好的专业体育杂志,无论是“新”还是“全”,我们都不可能做到位。
我想办的是体育生活杂志(主要满足男性生活关怀和体育文化需求)。于是我想到了“活”这个字——可以理解为“活的”,体育本来就是“活的”,应该是“活”的;还可以理解为“生活”——体育本来就是生活;更可以理解为“活法”——体育的确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种“活法”,而且是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求;最后,我的朋友,京城著名相声票友东雷告诉我,在相声行业里,把表演中的技巧和包袱,统称为“活”,说谁的“活”好坏,就是指其业务能力水准。“活”使得怎样,“量活”的功夫如何,是对一个相声演员和票友的评判标准。
没想到歪打正着,一个“活”字,竟无意间包涵了这么多意思,真是“佳句天成,笨手偶得”。所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本杂志的天就是她的读者,在这里,借此第8期杂志上线之际,我也“谢天、谢地、谢父母”,感谢各位读者和网友的支持捧场,杂志第5、6、7期的流量分别超过113万、124万和93万,感谢编辑部同事们的不懈努力,还要感谢我的父亲,他曾经为杂志写稿,回忆五、六十年代的足球故事,因此当然也要感谢我的母亲,因为她要给父亲做饭啊。
很快就该接孩子放学了。真好奇她第一天都学些什么做些什么,一会儿一定要问问。因为我完全想不起来自己上学第一天的事情了,有谁还记得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