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管理呼唤高技术含量

(2008-05-14 09:17:29)
标签:

cnnic

互联网

发展研究

垃圾邮件

治理

立法

技术

it

分类: 互联网热点关注
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分析师  杨志翔 

    根据IT安全全球领导厂商Sophos发布的监测数据,2008年第一季度,全球有5.5%的垃圾邮件产自中国(包括香港),名列世界第四。这是我国近年来第一次在这一不甚光荣的排行榜上退出三甲之列,2007和2006年,我国的这一排名分别是第三(6.0%)和第二(15.9%)。

    我国垃圾邮件的大幅减少,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2007年6月开通的反垃圾邮件综合处理平台应该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从Sophos的监测数据也可以看出,2007年第二季度我国垃圾邮件占全球的8.4%,而第三季度则下降至4.9%。

    垃圾邮件泛滥是网络治理的重要内容,并一直受到我国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对垃圾邮件的治理上,我国以前过多偏重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治理,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由于主管部门人手有限与垃圾邮件数量庞大之间的矛盾,我国垃圾邮件的“产量”却一直没能得到有效抑制。

    反垃圾邮件综合处理平台开通后,从技术上可以遏制了垃圾邮件的产生和传播。不但为垃圾邮件治理提供了初见成效的技术手段,也为互联网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互联网管理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长效机制。在长效机制建设过程中,我国过去往往偏重于立法和行政手段,而对技术手段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实际上,互联网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与高技术紧密相连,这也就注定了在对互联网进行治理的时候除了通常采用的法律或行政手段之外,积极采取技术手段也是一种可行且必要的选择。

    一方面,采用法律或行政手段不但耗时长久,而且在相关取证在执行中也面临很多困难,不论社会成本还是经济成本都十分巨大;另一方面,技术手段在应对互联网管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往往比法律或行政手段更具有及时性和灵活性。

在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对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管理也应该采取更多的技术手段。毕竟,多一点技术含量不是什么坏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