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D虚拟世界颠覆“生产” 成百万富翁造富新基地?

(2008-04-16 08:57:58)
标签:

cnnic

互联网

发展研究

3d

虚拟世界

second

life

钟安社

it

分类: 虚拟世界跟踪研究
CNNIC互联网发展研究部高级分析师    陈建功 

    不管你相信不相信,在完全由虚拟形象构成的虚拟世界里,正在成就越来越多现实世界的百万富翁。

    这是几个在3D虚拟世界造富的案例:

    钟安社,一个华裔德国人,教师,女,闲来无事,在网上冲浪,偶尔走进了3D虚拟世界。在这里,她建造的房产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虚拟世界的房产生意使她迅速成为现实世界的百万富翁。3D虚拟世界的成功,促使她在武汉开办一家公司,专门在3D虚拟世界中进行开发与生产。

    克里斯·米德,一个英国人,家庭主男。在3D虚拟世界中创造了一个可以让两个虚拟形象拥抱或者跳舞的小程序,结果大受欢迎,一周之内卖出上千个,一年时间就获得了9万美金的收入。

    Nahan Keir,澳大利亚程序员,在“第二人生”里创建了一个叫做Tringo的小游戏,每个买大约50美金,卖出了200多个,后来被日本任天堂公司购买了版权。真实世界的手机和游戏平台已经获得授权使用。

    彼得·洛克,40岁,在“第二人生”中开设了一个服装店,生产服装,每天可以赚取300美金。

    这样的故事,我们相信还有很多。 

    传统经济学家将社会经济过程界定为:生产——>交换——>消费几个阶段。2003年之前的互联网,对社会经济过程的参与主要集中在交换与消费领域,也就是说就整个社会经济过程而言,互联网的参与是不全面的。

    而到了2003年,这种形势得以转变——一款名为Second Life的互联网应用横空出世,它从展现形式上有点类似于网络游戏,因为它采取时尚的3D化界面与虚拟化身【Avatar】。然而它的开发者却拒绝这种“游戏”的身份,它给自己的定位是——3D虚拟世界。

    3D虚拟世界与其他互联网应用的最大不同在于:它鼓励用户自己创造与生产。它的生命也来源于用户的创造与生产。

    3D虚拟世界本身只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什么也没有【为了让用户感觉来这个平台与自己并不陌生,平台开发商往往把它设计出与现实世界相似的山川河流等】,平台开发者只给用户提供一套脚本程序,通过这套程序,用户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扮演自己理想的角色,开拓自己梦寐以求的事业。 

    “第二人生”开发者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3月,其用户中有1000多人每月可以获得1000美元的收益。其中每月收益超过5000美金的用户165人。

    钟安社预言:在2007年里,我们还会看到不少人因虚拟世界里的内容产品而成为百万富翁。这个预言是否成真了,我们还不知道,但是我们乐观地期待……

钟安社、米德、Nahan Keir、洛克……,下一个在虚拟世界中制造创富神话的是谁……

    也许,下一个就是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