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鱼与熊掌告子小学生孟子文化 |
分类: 头头不是道 |
老海字典1:鱼与熊掌
老海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是录入了教材的孟子故事。这些年的教育可谓普之及妇及孺,孟子这个经典之故也就妇孺皆知。遗憾的是,妇孺皆知孟子的鱼与熊掌的非常之选,为何就没有一妇一孺质疑孟子在此二选一问题上的智力呢?
-
放之今日的市场经济年代,熊掌仍是富贵人家的厨中物,鱼仍然是寻常人家一日三餐的糊口物。让今日的我们来选择,熊掌依然是第一首选。孟子之选,也是放之千年皆真理的。
为什么千百年来,在鱼与熊掌之间,以及在非鱼的鱼与非熊掌的熊掌之间,妇孺皆知唯后者是抉呢?道理很简单:鱼与熊掌根本不在一个价位或价值上!
-
寻常之物与非常之物有啥难选!哪怕三岁童孺也会毫不含糊地不假思索地选对它!固然,孟子所谓的鱼本非鱼,所谓的熊掌亦非熊掌,但是,他孟子就不该拿出鱼与熊掌来打比方。以这样的比喻来设题发问,答案已是一目了然,也是不容置疑的。
不言而喻,只有傻瓜和白痴才会把鱼或非鱼的鱼拎回家去。那么,孟子的自问自答又是在考谁呢?这样的一个根本不需动脑子,根本不存在疑难的简单问题,难道会难倒孟子的门下徒生吗?
-
难道说,面对孟子训道时,他的门生告子倒成了弱智的白痴?
莫非是,面对鱼与熊掌时,我们和我们的先人都会变成傻瓜?
-
鱼与熊掌是孟子自问自答,他问得象小学生,答得更象小学生。
要是有好事者再发此问,不必搭理他,尽管扬长去。他要做孟子,让他做去,我们才不做小学生。
-
2008-06-15
《二十一世纪的卖瓜黄婆——赵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