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数字音乐教育酷我音乐盒教育高考改革四眼先生 |
大浪淘沙,泥沙俱下。
在自由而又宽容的互联网上,总有人怀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目的,在黑夜的台灯下,在显示屏的电磁辐射中,恶意的编造、传播着谎言,制造噱头,博取眼球或者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只是有的时候我们被迷惑,跟在聒噪;还有的时候,一眼就识破了,只是淡淡一笑了之。然而,笔者最近上网遇到的一件这样的事件,让我如鲠在喉,异常愤怒!
事情是这样的。近日,四眼先生在某论坛看到一篇名为《姐是老师,姐上课从不用书》的帖子。在帖子开头作者自报家门:保定市高阳县一所小学教音乐的音乐代课教师,河北师范大学毕业生,自称姐和极品代课教师。字里行间,通篇洋溢着傲视群雄般的自信,可帖子除了讲述她怎么在网上搜集歌曲教给学生之外,小学音乐课必须培养孩子们的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以及相关的文化等内容,只字未提。但这些教学中的硬伤并未妨碍“姐是个响当当的人物”,“音乐教材不能满足学生们的爱好”不靠谱的自信。。。。。。
只可惜,就这样一篇帖子,还真热的发红,追捧者甚多。这反倒让我这个一直在一线面对学生,又经常上网的老师网友,无所适从。妈呀,网络世界真疯狂,老鼠真给猫当伴娘了。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虚拟的网络从来都是关照着真切的现实,网络中人们对教育的态度许多时候就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当时光流转到了今天,教育正走在关键的口上,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关心和支持,而不是这篇帖子作者那样的盲目的自信,冒充代课教师,拿教育说事。
其实,除此之外,帖子的其他内容我们还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说到的利用网络搜集音乐素材,在现实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许多老师都有经常性的运用。毕竟在音乐感受与鉴赏模块中,教师只有以大量的音乐为本,从鉴赏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要方式,加上教师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才可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像和联想,才肯个激发他们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而在这个过程中,网络中的数字音乐因易于搜集、播放,可以给老师帮上不少的忙,特别是酷我音乐盒等,集网络数字音乐搜集、播放、下载为一体,更是一线音乐教师不可多得的教学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