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诗交朋友-上

标签:
唐诗李白杜甫叶嘉莹吟诵 |
分类: 叶嘉莹先生诗词讲座精彩语录 |
与古诗交朋友-上
写给小朋友的话(之一)
*后数字为这首诗在《给孩子的古诗词》中的排序号。
14:20
002*10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003*16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004*15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005*1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006*18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007*22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009*2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
014*24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015*29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016*28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伤感是暂时的刺激,悲哀是长期的积蓄,故一轻一重。诗里表现悲哀是伟大的,诗里表现伤感是肤浅的。如屈子、老杜所表现之悲哀,右丞是没有的。
以纯诗而论,以为艺术而艺术而论,前两句真是唐诗中最高境界。而人易受感动的是后两句,西出阳关,荒草白沙,漠无人迹,其能动人即因其伤感性打动今人的心弦。
--选自顾随《驼庵诗话》
017*3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最难讲的诗,就是其所传达的便是其感发之本质的诗,原本原样的摆在你面前,这样的诗最难讲。如果他加上造作,加上辞彩,加上他的逞才使气,你就还可以发挥,否则就无从发挥了。即如
--选自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赏析》韦庄《天仙子》
018*38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首诗我小学的时候就会背了,但当时还不太了解诗里表达的意思和情感。随着年纪的增大,越来越被这首诗所震撼。汪伦只是当时的一个普通村民,而李白却是当时的第一大诗人。他们的友谊证明了一点:真正的友情和地位无关,也和才华无关。写《赠汪伦》时候的李白,大概55岁,在今天的安徽一带游历,他还不知道生命中等待他的将是些什么。其后,他遭遇了“安史之乱”、牢狱之灾和流放生涯。我想,类似和汪伦的友情这样的美好情感,也在灾难之中支撑着这位杰出的艺术家。这首诗除了告诉我们友情可以超越世俗功利之外,也向我们展现了另外一点:艺术家如何把人世间最微小的感情进行诗化,诗化成《赠汪伦》一样的千古绝唱。
019*39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022*40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023*33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024*37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026*12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感谢九久读书网提供照片
027*78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029*74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030*73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032*55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033*52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什么叫 迟日 啊?日头怎么会迟呢?我说 迟 就是慢的意思,就是晚的意思。我家住在加拿大的温哥华,温哥华这个地方如果是春天来了,早晨五点钟天已经就很亮了,晚上九点钟天还是亮的,白天就变得很长。可是冬天的时候呢?早晨九点钟,天慢慢才亮,晚上四点钟天就黑了。我教他们的时候,正是春天来的时候,我说:你们觉得,这个太阳为什么走得这么慢了呢?你看冬天的时候,四点钟太阳就跑下山去了,怎么现在七点钟太阳还在那里呢?太阳真是走得太慢了吧! 这就是 迟。迟 就是慢了、迟了。太阳走得慢的时候,就是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就是 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了。所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一阵风吹过,在我的家温哥华那边,就像现在的季节,从二月开始一直到三四月,不是说你偶然有一个花园,你偶然看见一两棵花树,不是的,温哥华那个地方都是整街的,满街满街的都是花,这一条街上种的都是樱花,那一条街种的都是海棠,你放眼看去,整条长街真是 春城无处不飞花 。所以,春风吹来,当然是 花草香 了。
泥融飞燕子 ,冬天,地上冻上的冰雪是很硬的。等春天来了,那冰雪就化了,泥土就软了,小燕子就飞回来做巢了。 沙暖睡鸳鸯 ,在水边沙岸上,在日光之下,一对一对鸳鸯鸟在那里睡。
--选自叶嘉莹《风景旧曾谙》从中西文论谈赋、比、兴
034*5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036*77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037*31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