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智慧与聪明林语堂张越白岩松杨雪菲 |
分类: 昆曲抒情诗的意境从平面到立体 |
1-用音乐来抚慰(摘要)
音乐人生 序:白岩松
当语言停止的时候,音乐才会响起。
对于“人生”而言,“音乐人生”要比“艺术人生”更准确、更靠谱。人生如何艺术?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生没有艺术那么温文尔雅与富丽堂皇,更无法像艺术家雕琢艺术一样雕琢人生。
虽然音乐也是艺术的一种,但是当我们撇开艺术这个大概念,竟然发现人生更像是音乐--有不同的乐章,有起伏,有休止,有高潮。难怪乎,就有了“岁月如歌”或者”如歌的行板”这样把人生和音乐连结在一起的比喻,或许这正是《音乐人生》的生存理由和赢得掌声的真正背景。
《音乐人生》说:在音乐中你可以听到所有的人和你自己。
在这个痛苦与挣扎相对更多的时代里,多一点安慰与抚摸是一种多么幸运的事。今天的你不管经历怎样的打击,几百年前的音乐家已为你写好安慰的乐句;而面对未来的路途,你完全可以相信,即使所有的人都已经对你背过身去,但是音乐不会,它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守候在你的身边。这样想来,心中就多了一点向前走的勇气。所以有时候,音乐就像一种宗教。
因此,对人生来说,音乐当然可以锦上添花,但更重要的是,它为雪中送炭而来。在思考与痛苦的时候,它显得更美并且更有力量。
所以我们要听,并从中听到自己和所有的人。
越是优美的旋律,背后的故事越多;越是动人的演绎,越是曾经深深地打动过演绎者。
音乐大师与匠人的最大区别,是前者用心,后者用手,于是高下立现。
当心灵不在的时候,音乐不过是一堆枯燥的符号。
今年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一百周年的纪念年,然而面对这位天才,我对他的最大的尊敬并不是因为相对论,而是因为他在人生终了时的一句感悟:死亡是什么,死亡就意味着再也无法听音乐了!
我不认为这句话比不上相对论,当音乐真的和人生紧紧捆绑在一起的时候,爱因斯坦说出了所有爱乐人的内心感受。
人类有了医生这个行当,是为了治愈我们肉体的病;而有了音乐家,却是为了让我们在精神世界里活得更健康。因此,我们该善待音乐家,当然也该更高地要求音乐家。我们需要大师,不需要太多的匠人;我们需要在喧闹世界里能为我们带来宁静的音乐家,不需要那些急功近利的音乐商人;我们需要在音乐家的创作里听到自己与所有的人,不要在音乐里只听到他自己甚至他自己都没有的空洞技巧;当然,我们更要在他们的音乐里听到每个人的人生,越丰富越是收获,越曲折越有价值。我想,这一切,可能正是《音乐人生》设立的门槛与标准,希望符合这个标准的人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值得期待的约会已经多。
但愿我们和《音乐人生》之间,能有一个。
2-林语堂 人生象一首诗(节选)
人生读来几乎象一首诗。有自己的韵律和拍子,也有其生长和腐坏的内在周期。它开始是天真的童年时期,其后便是笨拙的青春时期,带着青年的热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笨拙地要想去适应成熟的社会。后来达到一个极为活动的成年时期,由经验上得到利益,对于社会及人类的天性有更深的了解,到了中年的时候才能稍稍减轻活动的紧张,性格也成熟了,象水果的成熟或美酒的醇熟一样,对于人生渐渐抱了一种较宽恕,较玩世,同时也较温和的态度。到了老年,便是我们的平和、隐空、闲逸和满足的时期;最后,生命的火花便熄灭了,一个人便长眠不醒了。我们应该能够意识到这种人生的韵律之美,象欣赏交响乐一样,欣赏它的主题、欣赏它急缓的旋律,以及最后的和音。
这些周期的活动,在正常的人物上大概相同,不过音乐必须由个人自己去供给。在某些人的灵魂中,不调和的音键变得渐渐厉害,结果竟把正式的旋律给淹没了,如果不调和的音键太强,以至音乐不能维持演奏下去,于是这个人便开枪自杀了,或投河自尽了。这是因为他缺乏良好的自我教育,弄得原来的主导旋律遭掩蔽了。反之,正常的人生是会保持着严肃的动作和行列,向着正常的目标前进。在我们许多人中,有时震音或激越之音太多,因为速度错误了,所以听起来很觉刺耳:我们也许要多有些象恒河般伟大的音律和雄壮的速度缓慢地永远地向着大海流去。
谁也不能说,一个人有童年,壮年和老年,不是一种美满的安排;一天有上午,中午和日落,一年有四季,这样子是很好的。人生没有什么好和坏,只有在那一季里什么是好的问题。如果我们抱着这样的人生观念,按照季节去生活,那么没有人会否认人生可以象诗一样地过了。
林语堂
洗尽铅华见本心,红尘深处不染尘
精彩语录:
《吾国吾民》
彻悟与痛苦
《一夕话》
倘无幽默
《金圣叹之生理学》
倘无女子
《苏东坡传》
人之渺小
《生活的艺术》
悠闲的情绪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快乐哲学
最美的时候
旷达的幽默家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 ──《生活的艺术》 想做另一个人一位现代中国大学教授说过一句诙谐语:“老婆别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在这种意义上说来,世间没有一个人会感到绝对的满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个人,只要这另一个人不是他现在的现在。
旅行家
过客
寻找张越的心灵关键词(摘要)
关于智慧
记者:智慧等于聪明加什么?
张越:至少要加上宽容、朴素,加上一种向善之心,或者说“神性”,史铁生很喜欢说这个词,他的意思是:有限境界对无限灵魂彼岸的眺望,孤苦的个人对广博之爱的盼望。
关于真实
因为每个生命过程就是在不断的不安和焦虑中寻找,经历并克服痛苦,只要走心的人,都是不会宁静的。
记者:认真地过实在的日子,可能就是我们说的智慧。所以聪明要达到智慧,需要加上好多好多,比如加上实在……因为智慧是一个人的真实生活态度。
张越:人在面临具体的事情的时候,不糊弄,就是获得智慧了。
4-
王健与杨雪菲谢幕加演的最后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