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投资者都是野生的(总第149期)

某些特质属于天赋异禀,与生俱来。
伟大的投资者都是野生的
文/ 杨天南
2019年8月31日
前晚朋友相聚,提到阿胶上半年净利大跌78%、股价腰斩纯属活该,原因有三:“1,提价;2,囤货;3,无疗效。”
另一位回应道:“你看看另一个股价大涨的,好像也是这三点:1,提价;2,囤货;3,一级致癌物。”
大家相视哈哈大笑。(暗指茅台,2019上半年净利增长26%,PE35,八月上破千元大关,市值1.4万亿。)
自从《一个投资家的20年》一书面世以来,除了如潮佳评之外,间或也有读者提出些疑问,例如:交易是否太过频繁;又如,看完这本书,还是不知道如何投资等等。
能提出这些问题的人基本上都属于“读过不等于读懂”的情况。该书是由专栏集结而成,至今已经写了十二年零四个月,当时的初衷实际上有两个:1,巴菲特投资理念在中国是否可行?2,中国股市到底是不是赌场?可以说,时至今日,当初的目标都已实现,所以,如果哪一天专栏不再继续也算是完成了历史使命。
对于专栏组合的换手率,我们特地计算了一下过去五年的情况,分别如下:
2014,90.38%;
2015,80.30%;
2016,81.32%;
2017,35.28%;
2018,60.93%。
2019年前7个月为 9.99%。这样的换手率有人说太高,也有人说太低,见仁见智。但可以悄悄地补充一句,在开户券商那里,我们常年属于被“痛恨”的一类。
至于教人如何投资并非我们的目标,过去的二、三十年我在这方面进行过多种尝试,虽然还在一定范围内继续,但基本上已不再抱有幻想。例如,我在北理工教授MBA的投资学课程,望着济济满堂的热情学子,我知道他们之中99%注定是不会成为投资家的,对于谁是那杰出的1%,我也并无把握。
久历之后恍然明白,为什么以前听说,厉害的师傅,都是师傅找徒弟,而不是徒弟找师傅。外在是条件,内在是根本,即便是教育培养,也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看看那些成功的企业家,无论是董明珠、还是任正非,无论是马明哲、还是陈东升,从马云到马化腾,从雷军到刘强东,有谁是从商学院批量生产出来的呢?
有一句话叫“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野生的”,同样,伟大的投资者也都是野生的。
投资组合(略)
详情请见《中国金融家》纸质版
中国银行外汇折算价: 美元708.79,港元90.33。
专栏自2007年4月开启至今(总第149期),
上证综指自3,525点到2,894点,-17.90%;
香港恒指自20,520点到25,774点,+ 25.60%;
道琼斯自12,923点到26,405点,+104.33%;
专栏投资组合自100万到1073.91万,+973.91%。
接力计划自 2014 年 5 月 20 日开启至今(总第 64期),
上证综指自 2,010 点到2,894点, +43.98 %;
香港恒指自 22,836 点到25,774点,+12.87%;
道琼斯指数自 16,421 点到26,405点,+60.80 %;
接力计划自 1000 万到2572.49万,+15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