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食/厨艺棕子端午 |
分类: 吃喝——米食 |
五一节一过,菜场就开始有棕叶卖了,上海菜场的棕叶与我老家一样,都是芦苇叶,这芦苇叶在五月时最为软嫩,到了端午节的六月就开始发硬,包裹时易破。记得每年的五月妈妈就开始包棕子,晚上包好,焖煮一夜,大早就让老爸骑车送来,好赶上我们的早饭,让我们能吃到还有余温的新鲜棕子。老公喜欢肉棕,我则爱吃白米棕,妈妈当然都要兼顾到。端午节前妈妈都要包上几次,真到了端午的那一天,也就不想再吃棕子了。来上海这几年,妈妈想着端午节不能将棕子送到上海,总是在五一长假我们回家时包上一次让我们尝个鲜。
虽说现在的超市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五芳斋的棕子,到了端午前更是满眼皆是,甜的咸的,晕的素的,各种馅料,应有尽有,可我就是觉得没有妈妈包的棕子好吃,第一是棕叶不一样,这儿是竹叶的,没有芦苇叶的清香;第二是太肥太腻,没有我爱吃的白米棕;第三当然是因为妈妈亲手包的。
今年我也买了棕叶,拾起三十多年前的记忆,给女儿、老公,也给我自己包回棕子。怎么样?第一回就能包成这样,不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