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云南民居邮票红荧光黄荧光和无荧光检验张号统计表


标签:
云南民居红荧光云南民居黄荧光云南民居无荧光云南民居云南红云南民居金云南 |
分类: 邮票投资收藏 |
云南民居雕刻版鉴赏
叶绿素名称
存在场所
最大吸收光带
蓝细菌 蓝藻
云南民居
叶绿素a
所有绿色植物中
红光和蓝紫光 吸收光的波长在420-663nm
云南民居
叶绿素b
高等植物、绿藻、眼虫藻、管藻
红光和蓝紫光 吸收波长范围在429-645nm
云南民居
叶绿素c
硅藻、甲藻、褐藻、鹿角藻、隐藻 红光和蓝紫光
东北民居 湖南民居
安徽民居
叶绿素d
红藻、蓝藻
红光和蓝紫光
云南民居
叶绿素e
云南民居
叶绿素f
细菌
非可见光(红外波段)
原叶绿素
黄化植物(幼苗期)
近于红光和蓝紫光
细菌叶绿素 紫色细菌
红光和蓝紫光
内蒙民居
低等杂色藻类 江苏民居 山东民居 北京民居
上海民居 广西民居 四川民居 山西民居 浙江民居 江西民居
无氧菌 不进行光合作用 一直保持非常简单的状态
部分江苏民居 北京民居 四川民居
1.云南民居云南红为叶绿体中特化的叶绿素A,少数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能够传递电子,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是光合作用中最关键的叶绿素A。
2.云南民居红云南荧光为叶绿素A,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3.云南民居黄云南荧光为叶绿素B,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4.云南民居无荧光为类胡萝卜素包含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吸收蓝紫光。
细齿 云南民居邮票云南红
云南民居邮票云南红是云南民居邮票中的大红色荧光,荧光强度低于云南红的都属于红云南荧光
云南红属于在红色中荧光中的大红荧光,云南民居云南红只有一个检验张号的部分号段,是有
特定的波段和更高级的防伪特征。
云南民居邮票云南红荧光是区分云南民居邮票蓝云南荧光和云南民居红云南荧光的分水岭。
云南民居邮票蓝云南荧光是云南民居邮票中红荧光达到680-700波长的红荧光,云南民居邮票蓝云南荧光的荧光强度比云南民居邮票云南红荧光强,云南民居邮票蓝云南荧光只存在于云南民居的2个检验张号的部分号段。
云南民居邮票红云南荧光的荧光强度低于云南民居邮票云南红荧光,都属于叶绿素A,具有吸收太阳光中蓝紫光和红光,并传递到特化的叶绿素A进行光和作用。






















































云南民居邮票金云南是云南民居邮票中黄荧光最强的金色荧光,荧光强度高于云南民居云南金黄荧光,
云南民居邮票金云南属于金色荧光,是有特定的波段和更高级纺伪特征。
云南民居邮票云南黄的荧光的荧光强度高于云南民居邮票黄云南荧光,在云南民居邮票中存在于云南民居黄荧光一部分检验张号的部分号段。除荧光之外还有相应的专有特征。
云南民居邮票黄云南的荧光强度低于云南黄,在云南民居中存在检验张号相对多一些,由于有些检验张号中同时存在金云南和黄云南荧光,单纯用检验张号无法区分,借助云南民居邮票云南黄在同一检测仪器下就很容易区分。
云南民居中的云南红和金云南是有特定含义和众多暗记特征的,防伪级别极高,目前暂不公开具体细节,任何个人和邮商都不要试图在云南民居去用一般红荧光和一般黄荧光去冒充或在云南民居中胡作非为,望广大民居爱好者和一些邮商都能用心去呵护云南民居,云南民居不是普通的民居票。

紫外荧光灯下红云南荧光鉴赏
10
13
15
25
71
75
92
96
97
0 159
1
170
2
357
2
355
3
440
5
029
5
037
5
377
5
421
02
048
03
06
07
08
063
11
479
11
491
12
16
18
195
19
453
20
235
22
25
012
25
170
31`
35
37
096
39
40
233
40
304
43
161
44
386
46
47
390
48
112
51
099
52
258
55
127
70
207
70
353
71
429
74
031
76
185
76
230
77
79
230
83
84
413
85
006
87
92
157
96
204
1 241
1 249
2 191
5 037
5 498
6
250
02
06
09 332
11 184
13 319
13 359
15 263
28
30
37 378
53 036
54
56 106
60 483
71 261
73
84 151
93 465
3 101
00 190
02
04 246
06
07
09
26 006
28 284
31 301
48 181
60
72 352
74
85
以上是云南民居黄云南的检验张号统计情况,云南民居黄云南荧光的检验号合计有70个左右,这是目前能够有实物的检验号,可能还欠缺几个检验号,但对于研究云南民居黄荧光已经足够了,别看只有70个检验号,想收集齐全可不是几年就能完成的,其中不少是看有没有缘分的,即使现在开始收集未来30年能收集齐全的也不会超过5个人,即使有钞票也一样的,当初印刷时使用的检验号可能比这个数字要多,由于大量使用与消耗,有一些检验号可能已经永远的消失了,而根据民居邮票的印刷工艺和制版工艺,民居邮票有些是每个检验号印满500版,而有的并没有印刷满500版,这就出现在民居邮票中有些相临1个号码而所用印版和纸张等是不同,比如
2 334与2 335
前后两个检验号属于不同的版别,或纸张或油墨等差异,产生这样的原因,要了解当年的工作环境与实际情况才能知道是如何造成的。
可能有些人对云南民居黄云南我推算的印刷量有疑问,我推算的云南民居黄云南荧光的印刷量在200万左右,而给出的实际印刷量可能在50--100万枚之间,原因就是以上70个检验号中只有一少部分是印刷500版,而不少并没有印满500版,只使用了检验号张号的部分号段,而相临相近的是无荧光或者是不同版别版式版别的黄荧光。
以上数据全国所有喜欢云南民居的行家或朋友可以自己去验证,对于个别自己没有实物,也不用心去研究,就只会说普票都是几个亿,几个亿的人,我只能说太无知。
95 201-300 红荧光
6
8
00
15
16
18
21
27
31
41
53
60
73
75
88
92
95 001-200
弱红荧光
97
04
6
21
43
50
51
56
001-100 部分有红荧光
79
94
95
98
19
38
50
51 391
56 100-500 无荧光
79 157
94 238
7 480
10
13
22
27
35
37
41
53
57
59
71
75
83
79 055
95 301-500 无荧光
因云南民居荧光在检验张号中分布极其复杂,绝大部分只存在于部分号段,民居检验张号是在民居邮票印刷之后由人工加盖的检验张号,当年是如何对 检验张号进行划分和加盖现在已经很难进行考证,由于民居在大量通信年代使用20多年,其中绝大部分都在使用中消耗掉了,目前只有从实物来进行考证。还有很多品种也只能从信销票中去寻找。
云南民居邮票从实物目前使用了90个检验张号,01
001-500......130
001-500中以下检验张号暂时还没见到实物,最大的可能是当年印刷时没有使用这些检验张号或者这些检验张号全部在使用中消耗掉了,具体原因目前不清楚,这是云南民居邮票关于检验张号使用的一个谜团。谜团以后会逐步揭开。
可能未使用或使用消失的检验张号如下:
61 001-500
62 001-500
63 001-500
64 001-500
65 001-500
66 001-500
67 001-500
68 001-500
69 001-500
99 001-500
云南民居邮票使用的90个检验张号中红荧光 黄荧光
无荧光交叉重叠现象比较多,但只是检验张号的号段不同,在检验张号同一号段完全一致的几乎见不到,只有一例在同一号段完全一致,90个检验张号交叉重叠的检验张号属于制版不同,油墨和纸张以及荧光有所不同。这是云南民居邮票的又一个谜团。
90个检验张号中粗齿使用了15个检验张号,一个检验张号印刷500版邮局全张,一个检验张号印刷50000枚,云南民居粗齿合计印刷750000枚,由于粗齿使用的15个检验张号有一些是和细齿交叉重叠,谜团是交叉重叠的检验张号是否是各自印刷500版?如果只是交叉使用检验张号的部分号段,那实际印刷量将小于750000枚,具体就需要从实物来进行考证和破解这个谜题。由于粗齿很早就就被市场炒作,因此使用消耗比较少,从信销票里也可以明确验证,粗齿信销票比例很小,那么粗齿新票的存世量其实并不少。
90个检验张号中细齿黄荧光使用了50个左右的检验张号,一个检验张号印刷邮局全张500版,一个检验张号印刷30000枚,云南民居细齿黄荧光合计最大印刷量在150万枚左右,由于云南民居黄荧光细齿检验张号交叉重叠的比较多,有黄荧光的检验张号交叉重叠,与有红荧光的检验张号重叠,与无荧光的检验张号重叠。如果每个交叉重叠检验张号都是使用了部分号段,那云南民居细齿黄荧光的实际印刷量将远远小于150万枚。
民居邮票在大量通信时代实际使用量不计其数是有目共睹的,从实际收集整理中也可以感到收集是多么艰难,在各大网站各种邮票市场都很难见到,尤其是制版精细的一些品种更是可遇不可求!
实际存世量本身就很稀少,其中一些具有特殊含义和内涵的更为珍罕,能拥有一枚或几枚都是一种荣幸。
陆续更新完善中......
细齿 云南民居邮票云南红
细齿 云南民居邮票蓝云南
细齿 云南民居邮票红云南
云南民居邮票金云南荧光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1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2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3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4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5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6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7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8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9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10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11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12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13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14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15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16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17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21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22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23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24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25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26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27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28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29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30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31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32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33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34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35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36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37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38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39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40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41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42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43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44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45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46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47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48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49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50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51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52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53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54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55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56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57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58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59

10分黄荧光镂空雕刻 编号60

细齿 云南民居邮票金云南荧光
细齿 云南民居邮票云南黄
细齿 云南民居邮票黄云南

一. 10分云南民居黄荧光检验张号有以下几种:
123 485
3.10分云南民居 细齿 4色标 上双黑 或下双黑 加上黑下黄
左浅右深检验张号有:
4.10分云南民居 细齿 5色标 左上角三横黄 上双黑 加上黑下黄
左浅右深检验张号有:
40
195
二.
10分云南民居红荧光检验张号有以下几种:
1.10分云南民居红荧光
3色标 左上横黄 4色标上中顶部 黑色不规则色标
上黑 下黄
左深右浅检验张号
2.10分云南民居红荧光
2色标 上黑下黄
左深右浅检验张号
整理中
注:以上检验张号中含有云南民居红云南荧光,但不是全部都是含有云南民居红云南荧光,每种都有除了荧光之外的专有特征,是无法冒充和伪造的,与实物对比或检测就能进行分辨。
3.10分云南民居红荧光
2色标 上黄下黑
左浅右深检验张号
整理中
注:以上检验张号中含有云南民居红云南荧光,但不是全部都是含有云南民居红云南荧光,每种都有除了荧光之外的专有特征,是无法冒充和伪造的,与实物对比或检测就能进行分辨。
三.
10分云南民居无荧光检验张号有以下几种:
1.10分云南民居无荧光 2色标 上黄下黑 左浅右深检验张号
整理中
2.10分云南民居无荧光 2色标 上黑下黄 左深右浅检验张号
整理中
100 001-500
101 001-500
102 001-500
103 001-500
104 001-500
105 001-500
106 001-500
107 001-500
108 001-500
109 001-500
110 001-500
111 001-500
112 001-500
113 001-500
114 001-500
115 001-500
116 001-500
117 001-500
118 001-500
119 001-500
120 001-500
121 001-500
122 001-500
124 001-500
125 001-500
126 001-500
127 001-500
128 001-500
129 001-500
130 001-500
光合作用叶绿体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由双层膜围成,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基质中悬浮有由膜囊构成的类囊体,内含叶绿体DNA。[1]
是一种质体。质体有圆形、卵圆形或盘形3种形态。叶绿体含有的叶绿素a、b吸收绿光最少,绿光被反射,故叶片呈绿色。
叶绿素a、b的功能是吸收光能,少数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能够传递电子,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叶绿体扁球状,厚约2.5微米,直径约5微米。具双层膜,内有间质,间质中含呈溶解状态的酶和片层。片层由闭合的中空盘状的类囊体垛堆而成,类囊体是形成高能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所必需。是植物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大部分高等植物和藻类微[2]
生物的叶绿体内类囊体紧密堆积。主要含有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这些色素吸收的光都可用于光合作用,叶绿素在色素所占比例最大,且吸收绿光最少,因此绿光被反射,细胞呈现绿色。
叶绿体
(chloroplast)存在于藻类和绿色植物中的色素体之一,光合作用的生化过程在其中进行。因为叶绿体除含黄色的胡萝卜素外,还含有大量的叶绿素,所以看上去是绿色的。褐藻和红藻的叶绿体除含叶绿素外还含有藻黄素和藻红蛋白,看上去是褐色或红色[有人分别称为褐色体(phacaplost)、红色体
(rhodoplast)]。许多植物的叶绿体是直径5微米左右,厚2—3微米的凸透镜形状,但低等植物中则含有板状、网眼状、螺旋形、星形、杯形等非常大的叶绿体。叶肉细胞中含的叶绿体数通常是数十到数百个。已知有的一个细胞含有数千个以上叶绿体的例子,以及仅有一个叶绿体的例子。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它的平面相多数为0.5微米大小的浓绿色粒状结构(基粒)。基粒的清晰程度和数量随植物和组织的种类及叶绿体的发育时期而不同,反映着内膜系统的分化程度。包着叶绿体的包膜由内外两层膜组成,对各种各样的离子以及种种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在叶绿体内部有基质、富含脂质和质体醌的质体颗粒,以及结构精细的内膜系统(片层构造,类囊体)。在基质中水占叶绿体重量的60%—80%,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离子、低分子有机化合物、酶、蛋白质、核糖体、RNA、DNA等。在绿藻、褐藻,红藻、接合藻、硅藻等许多藻类的叶绿体中存在着淀粉核。构成内膜系统微细结构基础的是类囊体。在具有基粒的叶绿体中重叠起类囊体或复杂地折叠起来,分化成所谓的基粒堆(grana
stack)和与之相联系的膜系统[基粒间片层(intergrana
lamellae)]。各种光合色素和光合成电子传递成分、磷酸化偶联因子等存在于类囊体中,色素被光能激发、电子传递、直到ATP合成都在类囊体上及其表面附近进行。利用由此生成的NADPH和ATP在基质中进行二氧化碳固定。
几
乎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光能)。绿色植物是主要的能量转换者是因为它们均含有叶绿体(Chloroplast)这一完成能量转换的细胞器,它能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同时产生氧。所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有机体生存、繁殖和发展的根本源泉。
叶绿体可能起源于古代蓝藻。某些古代真核生物靠吞噬其他生物维生,它们吞下的某些蓝藻没有被消化,反而依靠吞噬者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在长期共生过程中,古代蓝藻形成叶绿体,植物也由此产生。
原核细菌 进化到真核生物 进化到软体动物 进化到云南虫(水生
半索动物)进化有脊索的脊索动物 进化脊椎动物 恐龙等各种动物(水陆两栖)
进化元谋人(陆生)最终成今天的高等动物--人
原核细菌(厌氧生物
40亿年-35亿年)蓝藻蓝细菌(35亿年-15亿年)褐藻红藻金藻硅藻等藻类(15亿年-4亿年)绿色植物登陆陆地并进化为各种高等植物(4亿年-至今)
注: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http://blog.sina.com.cn/lanhujinrong
前一篇:邮票纸的基本特性与印刷质量
后一篇:2017集邮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