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中的“比翼鸟”是一种什么飞禽?
----------读十三经之《尔雅》有感
《长恨歌》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的主题是“长恨”。“天长地久有时尽(又作“会有时”),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个比翼鸟是什么鸟?是大鸟?小鸟?是好鸟还是损鸟?
既然白居易把它和爱情连在一起,一定就是美丽美妙的鸟。人们形容夫妻都有成就,就说比翼双飞。近读《尔雅》,发现了比翼鸟的来龙去脉。《尔雅》按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记述了四种成双成对的鸟鱼兽人。
《尔雅》“释地第九”记述:“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就是说:东方有比目鱼,不两两挨着就不能走动,它的名字叫鲽。
现代资料表述:比目鱼又叫鲽鱼,栖息在浅海的沙质海底,捕食小鱼虾。它们特别适于在海床上的底栖生活。由于它们的身体扁平。双眼同在身体朝上的一侧,这一侧的颜色与周围环境配合得很好;它们身体的朝下一侧为白色。比目鱼的身体表面有极细密的鳞片。比目鱼只有一条背鳍,从头部几乎延伸到尾鳍。它们主要生活在温带水域,是温带海域重要的经济鱼类。如此看来,比目鱼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尔雅》“释地第九”还记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鶼鶼”。就是说:南方有比翼鸟,不两两挨着就不能飞,名字叫鶼鶼。白居易诗中的“比翼鸟”,就是从这里来的。
据有关资料显示,比翼鸟古代传说中的鸟名。又名鹣鹣、蛮蛮。此鸟仅一目一翼,雌雄须并翼飞行,故常比喻恩爱夫妻,亦比喻情深谊厚、形影不离的朋友。
《尔雅》“释地”中还列出了西方的“比肩兽”和古古怪怪的北方“比肩民”。比肩兽和比肩民都是传说,传说者,虚构想象也。
原来《长恨歌》中的比翼鸟,是个传说,并不真实存在。
东篱采菊fhx写于201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