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名声,“赵宝刚”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他导演了数量可观的优秀电视剧《过把瘾》、《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像雾像雨又像风》。在做大导演之前,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他的演员身份,他遇到的头一部大戏,也就是让他走上演艺道路的这部戏便是《四世同堂》,他在戏中演活了“汉奸”祁家老二。

(赵宝刚近影)
但是《四世同堂》并不是他的第一部戏,事实上当年的赵导又瘦,脸色又苍白,也许是样貌上的羸弱,他上的第一部戏是科教片《我得了肺结核》。当时,他还是北京钢铁厂的翻砂工人,工作了几年,想换个环境,钢铁厂里有宣传部,他去那里既学唱又学跳,是那个时代所谓的“文艺青年”。80年,赶上电视学院招业余培训班,他报了名考了试,一举通过,待到学有所成,没想到业余培训班不包分配,再加上一时半会儿,他也找不到戏拍,只能再在钢铁厂继续翻砂。
寂寂了一段时日,正逢《四世同堂》全国招募演员,赵宝刚通过《戏剧电影报》的编辑和剧组搭上线。面试那天,导演问他:“这个角色你能演吗?”赵宝刚初生牛犊不怕虎,拍拍胸脯答道:“导演,你放心吧,我什么都能演。”后来赵宝刚才知道,原来那天导演听了他的这句话,心里挺不高兴,这个角色的竞争者众多,其中一位还是陈宝国,同样的问题导演问陈宝国,他自谦地答道:“这角色太难了,我怕我不能演好。”相比之下,作为一个业余演员,赵宝刚的自信变成了“口出狂言”。
面试完之后的一个月时间悄然而逝,一点动静都没有。唯一的一次小小的雀跃也渐渐跌进时间的鸿沟里,隐没不见。事情的起因是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报道,刊登出了《四世同堂》演员名单表。赵宝刚一看,“祁家二少爷”的演员一栏是空白的,他隐隐觉得自己可能还有机会,但是又一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电话来找他,也没有任何剧组的音讯。

(参加东方卫视星梦奇缘节目录制,和当年拍《四世同堂》的演员们在一起)
这一天,从钢铁厂上班回来,一个陌生人突然在家门口拦住了他:“你是赵宝刚吧?”
“是”
“快跟我走吧,都找了你1个多月了”。
“什么事啊?”赵宝刚一脸的莫名。
那个陌生人就是剧组导演派来邀约赵宝刚的,面试的时候,赵宝刚给导演留了张便条,上面写了家里传呼的电话,悄悄塞进导演的眼睛盒里,但是导演没有发现,这么一耽搁就耽搁了整整两个月。
当时科班出身的演员和业余演员区别很大,至少在剧组里可是“泾渭分明”的,作为业余演员的赵宝刚在拍戏时就曾体验过,那天他要完成4场戏的拍摄,结果几乎全剧组的演员都来看他,原因自不用明说。反倒是本来忐忑不安的赵宝刚突然一下来了劲,把这4段戏顺畅的演完了,从此,剧组里的人对他刮目相看。不过让他获得剧组其他演员尊敬的还是他的勤奋和刻苦。
等到《四世同堂》拍完的时候,赵宝刚已经不仅仅是演员的身份了,他是剧组演员里唯一一个和导演一起参与后期制作的,当时祁家二少爷和三少爷的音也全是他给配的。李安评价陈冲说:“她连声音都会演戏。”十几年前的赵宝刚也是这么一号人物,他的声音可塑性强,通常一部戏里的不同角色配音他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若干年后一部很火的电视剧《便衣警察》的男主角的声音也是他的。
虽说一只脚踏进演艺圈已小有斩获,但另一只脚还陷在钢铁厂,赵宝刚想走出来换换环境的心越来越迫切了。《四世同堂》的导演帮忙,给他牵上了北京艺术中心的红线,但是北艺的条件是异常苛刻的:赵宝刚可以到北京艺术中心工作,但是他只能做剧务,且不能演戏、单位不管分配房子、更不能解决户口问题。谁知赵宝刚一口答应,真是默默无闻地在北艺做了6年的剧务,说起这段往事,他说:“当年根本没想过要成名,只是想换个环境。”
拍《四世同堂》的时候赵宝刚28岁,在北艺他又呆了6年,最好的青春献给甘于寂寞的工作,那么他后来是怎么会当导演,并且拥有现在的成就呢?

详情请收看今晚(16日)19:30分东方卫视播出的《棒!约翰-星梦奇缘30年》——《四世同堂》专场。
(录制现场什么事让赵宝刚笑成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