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灭门惨案背后的深意——一个儿童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2009-12-01 16:00:46)
标签:

教育

育儿

80后

财商

李磊

大兴

分类: 芳妃老师父母课堂-绘画阅读等

灭门惨案背后的深意——一个儿童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

灭门惨案背后的深意——一个儿童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芳妃老师父母课堂第五堂

 

最近,一直在追一个报道。

内容提要:80后男主人杀妻灭子杀害一家6口,潜逃三亚被抓。

11月27日16时许,北京大兴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灭门惨案,一家六口祖孙三代家中被害,年龄最大的54岁,年龄最小者还不满2岁。死亡者为杀人者的父母妻子妹妹以及2个儿子。

有天晚上为了等这个新闻的相关报道我在电视机前守很久。

关键词:灭门动机源于家庭积怨

媒体报导是这样描述的:

死者疑得600万巨额拆迁款。据李磊的妻子王美玲(音)的同事介绍,李家原住在大兴区天宫院村,后来房子被拆迁。遂购买商品房后搬入现在小区。

李磊交代,从小父母就对他的管教非常严厉,结婚后妻子在家里又过于争强好胜,加上自身性格内向,长期的家庭积怨在他心中累积。最近几个月,家里的矛盾更加突出。

事发整个白天,李磊都在他的快餐店内度过,晚上和朋友一道吃晚饭喝酒,10点左右,他驾车返回家中,事前他拨打妻子电话让妻子回家看孩子。

回到家里后,除了妹妹在房间里玩电脑,父母妻子和2个儿子都已经入睡,他来到卧室,抽出事先准备好的单刃刀将妻子杀害,随后又来到妹妹的房间,将其杀死,后又杀死闻讯赶来的父母。

将父母妻妹杀死后,李磊一个人呆坐在客厅里,想到自己逃亡后2个孩子没人照顾,一个小时后,他又走进卧室,用刀将熟睡中的孩子捅死。李磊交代,杀子时他闭上了眼睛。

以上是媒体的部分描述,不一定全面与真实,我希望看到更多该事件的后续报道。

这个事件,引起了我内心极大的震动。关于杀人者口中的家庭积怨,究竟是他个人的主观想法还是确有隐情?今天中午新闻频道的报道说,80后的李磊从小父母极为宠溺,性格内向,比较自私。而且事发当天并没有特别事件作为导火线,只是那天的杀人欲望特别强烈,其实这个念头在他心里已经产生很久了,只是那天实施了。

如果真是如此,这就是教育力量的反面典型。

我一直说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可思议的,它可以改变人的生活轨迹。我一直也是在给周围的家长以正面的例子来引导他们,而最近陆续发生的灭门惨案,自杀事件,让我不得不正面思考这些反面的典型,反思教育中的诸多问题。

身为80后的一员,我清晰的看到了我们这个特殊时代群体——80后一代年轻人身上的许多优点与缺点。从美院毕业后,我花了2年时间完成了个人的职业转型—由一个充满激情与理想的热血艺术青年逐渐过渡到不丢掉理想的前提下怎样更现实的生活。作为艺术类的高校毕业生,在现在这个社会状况下,留给我们的机会远没有普通高校那么多。即便是这样,我也在梦想与现实中找到了自己最好的平衡点—儿童美术教育。这个过程起初发自我的爱好—喜欢孩子,后来发展到欲罢不能---我看到了儿童教育中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的巨大力量,也通过反思自己和周围的80后朋友们的思想与行为,越来越明白很多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我前一段看了乐乐妈妈的文章,很有体会。在这里大概说一下,她指出:“老外夸奖一个人经常说:“你很特别。”这是一个很好的词,有很大的包容性。特别,是对人的赞美。你不一定跟别人比,一个“特别”就肯定了你的价值。

在这样的价值观下,没有失败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因为他独特而存在,因为他是他自己,而预先得到尊重,得到认可,获得一个亲切的微笑。

老外要是声讨一个人,很可能有一个这样的理由:“你判决我!”

意思是:你给我下结论!对他来说遭人“判决”,那是绝对不能忍受的。他不愿意被别人用任何观念来判断和来禁锢。

他们认为,没有任何人可以给别人下定论。对杀人犯也不会用“罪大恶极”这样的词语。陈述事实,照章办事,就到此为止。

对孩子的行为,一般他们会对孩子的行为本身进行判断,引导和纠正,不会轻易把这些行为上升到孩子的天性和品质上去说事。”

之所以引用乐乐妈妈的这个观点,是我觉得这能够说明一些教育中的问题。

我不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甚至我的朋友经常说我的民族感情偏重的有些奇怪,这从我选择大学的专业—中国画专业上其实能够看出来。

我希望了解并深入研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我选择了这个看起来没有油画和设计吃香的专业。

我的这种民族感情,是有判断的一种情绪。

我的观点是:把人家身上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都学来,这种长处,是不分中西的。

举以上的例子,是为了引出一个我自己的看法:很多青少年的错误甚至犯罪,并不能单纯怪某个人,即使是看起来只是他个人因素导致的某种结果,也必与与他受到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联

第一:我们在成长阶段中很多时候受到的是下结论教育。

我们的很多老师跟父母,很多时候都不是对我们的行为本身进行判断和引导,而是喜欢给我们下结论。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三岁小男孩要去够一个高处的东西,没有经过大人的同意就踩着小凳子自己去拿,结果东西掉下来摔坏了。

这个时候,作为父母或者老师,有两种对待的方式

第一种:马上冲过去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调皮啊,这么不懂事,你看,东西摔坏了吧,太淘气了,一点不听大人的话。好一点的就此打住,有一部分大人还会由此及彼,说谁谁那个小孩就不像你这样,人家特别乖,你哪次哪次捣什么乱。。。。。。

第二种:对孩子分析客观情况和他的行为可能导致的结果,接着告诉他正确的方式。

首先肯定他能够自己想出办法爬高:找小凳子。

接着告诉他这种行为的危险性:有可能他会从凳子上摔下来,另外也会把东西摔坏。如果他自己判断不出这个事情的后果,要问一下大人再去做。

第二种方式是纯粹的陈述事实,引导孩子,而不是给他乱扣帽子。

有关自己从小被老师或者家长扣帽子,我想我们很多的80后在自己的童年时代都有过或多或少的体会吧。我庆幸自己遇到的是开明的父母和善解人意的老师,即便是这样,被下结论的时刻也会时有发生。

这里举的观点和例子,是为了说明我们80后这代人身上的很多毛病是如何养成的,这不单单怪某个人,而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集体无意识。

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因此他们也用这样的方式教育着我们。

因此导致我们从小就喜欢在各种各样的评价里给自己定性,然后自己的人生轨迹也逐渐朝着这样的评价运行去。

不知道这个震惊中国的灭门案中李磊,是否也是从小在父母的结论中长大的孩子,只听新闻上他的叔叔说他成年后很少跟家人交流。而且他自己说他很内向,父母对他要求严厉,妻子又很好胜。从这只言片语中我还是可以看出来,他在父母那里也许从小就得到了不怎么好的评价与判断,于是在成年后选择了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发泄这种不满。

所以说,现在很年轻的父母意识到了这一点,这是广大宝宝们的福音,我看到很多妈妈的博客里写到他们育儿中的种种体会,真的为现在的孩子感到高兴。他们终于可以只承担自己行为的错误,而不必担上不如别人的大帽子,他们终将会成为一个“特别”的,有智慧,对自己有清晰判断力的成人,而不是在自我否定中痛苦一生。

第二:关于财商和情商。

财商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能力三大不可或缺的素质。

我们以往传统的教育中,很注重智商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差异,而忽视了非常重要的财商与情商,恰恰是这2个方面,会影响到孩子日后选择的生活方式。

大兴灭门案中一家人由于拆迁得到了巨额补偿,这本该是幸福生活的开始,没有料到在迁入新居的一个月后,就发生了这样的惨剧,据说李磊在被抓时交代自己到三亚去是为了考察当地的服务性行业,他在逃亡的路上也一直在挥霍手里的钱财。

财商和情商,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两个智慧指标,只可惜我们从小所学的全部课程中,没有一门与这个有关系。所以我们只能够在迈入社会时,再来补齐未交的学费,往往在碰的头破血流之后,才能明白一点,进步一点。

如果说从小的家庭教育中,父母把这2项当作人生的必修课教给孩子,那么当他踏入社会后,便会少走些弯路。

这两项教育,可以从书里,从游戏里获得。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那么,到底什么是情商呢?
心理学家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情商的养成,会帮助到孩子更好的处理与父母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在他长大后,延伸到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更好的调整自身的情绪,实现自我激励与人格完善。当遇到负面因素时知道怎样应对:比如遇到不顺畅的人际关系时,知道怎样去处理;遇到坏情绪时,知道怎样去疏导。

现在很多的绘本,是帮助孩子培养情商的。如《大猩猩》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单亲爸爸在对待女儿的过程中的一个成长,经常和宝宝阅读这样的书籍,他会逐渐体会到各种情绪,学会控制与疏导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等到所有的负面情绪积累到无法容忍的时候,才找一个极端的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财商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是理财的智慧。它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在孩子的教育中怎样培养财商?我认为可以设计很多小游戏让宝宝明白金钱的作用,好的财务状况对人生的正面帮助,还有钱可以怎样用来生活,怎样用来变的让生活更有意义。这延展开是非常大的话题有机会专门写。

在孩子心理到达一定阶段以后,大概在初中以后,就可以让他了解这个家庭的真实经济状况。

中国的父母非常非常的不容易,经常会超过自己实际的经济状况去满足孩子的需要。我常常在北京的街头看见用着极其高档手机的中学生,看到他们大把的消费,买饮料只喝一半就丢掉。他们的家庭未必能够担负起这样的消费,而他们却满不在乎的消费着。

这样的孩子成年以后,成为啃老族的几率,比经济状况差却尽早自立的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们要大的多。

因为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在朴素的生活中了解到家庭的真实状况,接受了这个状况,提前完成了自我教育与转变。

如果说家庭经济情况非常好,却仍能够让孩子养成节俭的传统美德,逐渐培养他们投资的意识和对钱的正确认识,那么这样的孩子,必然会在日后的人生路上走的更轻松。这比他上何大学,选什么专业,要更加关键。

让他明白这些优秀美德,比给他留下钱财让他花,来的更加重要。

他拥有了良好的财商,即使在生命中遇到再不景气的阶段,如金融危机这样世界性的难题,也会用自己的智慧应对自如。

第三:人生最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智慧。

日知而生慧。孩子要逐渐累计的,不单是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人生的智慧。

只有心灵的窗户打开了,他的各种智慧才能出来。

像音乐,美术,文学,这些都是培养智慧的方式。

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要很大逆不道的说一句话: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也是让孩子健康发展的关键。

只有全民都重视到教育这件事,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很遗憾,我们在生命中没有遇到一个学校教我们如何做妈妈,如何做爸爸。

新浪里博客里的诸位妈妈们,属于自我意识非常强的一群人。没有人教,他们就自学和互相学习。这也是为什么我想在我的博客上开免费父母课堂的原因。

我希望能够跟各位妈妈们一起,共同为教育这件事,做一点自己的贡献。

我希望能够拿出自己在儿童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的硕士课程上学的很多知识,结合我教学与生活中的实践经验,让我们在不断的内省中,不断的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道路,转化为我们内在的智慧,当好妈妈和老师这样的角色。

妈妈是女人一生中最伟大的事业,没有人给他们颁奖,他们却心甘情愿的做着这一切。我的妈妈是这样,今天新浪里的很多妈妈和妈妈的妈妈,也是这样。

所以我努力和所有妈妈们一起进步,让今天的自己,首先成为一个好老师,日后再来做一个好妈妈。

 

把这篇文章作为父母课堂的第五课,着是有些沉重。

之前跟大家分享的都是美好而愉快的经验,这次的事件触动到了我内心,所以把它写出来,希望作为教育之路上的警醒。

这也是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这个犯罪事件做的一点个人的反思,花了这么大精力把它写下来,希望能够对大家有点点启发,与大家共勉,尽量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往期课堂内容分享:父母课堂第一堂-我们的童年爱画画

         父母课堂第二堂-认识红颜色

                   父母课堂第三堂--无压力涂鸦的美好生活

                 学会像孩子那样大笑--父母课堂第四课

往期杂志专栏文章分享:梨汤老师创意课堂第一讲-从水的游戏到"浓淡涂鸦"

        梨汤老师绘本阅读指导《蚂蚁和西瓜》

  有关童年的涂鸦梦想-青石板上的痕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