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载 散毒者的自白】全球"士兵突击"之成才篇 (4)

(2007-11-23 10:36:18)
标签:

影评/乐评

艺术赏析

影视

电视剧

士兵突击

军旅--情感交流

影评

分类: 诗书影视
 【连载散毒者的自白】全球"士兵突击"之成才篇 (4) 
                作者: 陆个一 (61)
     
上篇连接: 散毒者的自白(3)
 
战友不是顺境时你拿来依靠,逆境时被你抛开用的。
                 
袁朗说,在你身边的人不能比你的敌人还要危险。
                 
其实抛下五六一,对成才来说,已经是刺激到他了。只是他不想承认而已。很无趣的,这一幕也被袁朗看到眼里。
                            
而拓永刚那一段,也许有人觉得并不重要。因为拓永刚真是不太招人待见。
                        
自大,傲慢,高高在上,说话做人都太冲。
                   
可袁朗为什么要恰恰要点明那一块?
                       
还是两个字,战友。
                   
战友并不仅仅指的是几年来和你朝夕相处,寝食相步,相处愉快的战友,还有一种是在战场上,建制被打散了,你落单了,必须和临时参加的部队并肩作战,与这些陌生人同生共死,要绝对的信任他们,还要豁出命来掩护他们,他们也要豁出命来保护你!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战场上的战友.
                              
决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决定你的行为,即抛弃别人,又放弃自己。
                 
成才又能做到这一点吗?
                       
袁朗认为他不可能做到。即使只是怀疑,象老A这样有实战机会的部队,袁朗不能也不敢把部下的生命放在一个不能完全肯定的答案上。
                         
成才两年的服役期,从七连到三连三班到三连五班,再去考核老A,兜兜转转,才发现,他还得重新的站在七连的肩膀上,重新的去正视那六个字:不抛弃,不放弃。
                  
真真正正的放在心里,而不是过眼云烟。
                         
成才又是令人心疼的,不是所有人都能经受住袁朗那番真实又凌利的剖白。他象一把手术刀,把你人性上,人格上最不堪的品质血淋淋的剖在你面前。
                       
让你无法正视,又不得不去正视。
                         
这也许就是人生成长过程中无法躲避的痛吧。
                         
被人否定是痛苦的,自己否定自己更为痛苦,成才很痛苦,当他趴在草地上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他痛哭的声音。
                         
所幸的是,成才是真的聪明人。他说,他也要去找自己的枝枝蔓蔓去了,去找丢失在路上的枝蔓去了。
                           
人贵能在挫折时自省,自省后奋发。
                          
成才做到了。
                   
在老七向许三多描述他时,在他带领战士向车队敬礼时,在他应对老七有意的挤兑时,让人几乎含着热泪的想对他说,好样的,成才!
                   
不抛弃,不放弃。
                           
但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的人,他们又抛弃了什么?放弃了什么?
               
袁朗说让成才想想,就当时,演习战场上。
                       
我也在想,史今在这一原则上,抛弃了什么?放弃了什么?五六一呢?又抛弃了什么?放弃了什么?还有许三多……
                   
必生者可杀,必死者可虏,杀掉悍不畏死的人,俘虏贪生怕死的人,真正可怕,或者说真正可贵的,是那些热爱生命并带着牺牲精神而勇往直前的人。
                          
PS:演员长相中等偏上,戴帽子和钢盔有加分作用。微笑很有特点,调皮又自信。身材也不错。(后面一段话是摘要兰编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