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乐评艺术赏析影视电视剧士兵突击军旅--情感交流影评 |
分类: 诗书影视 |
上篇连接:散毒者的自白(2)
许三多
——
从今天开始前,我从来没有正视过许三多这个人物,或者说,我不敢正视这种形象。因为有些东西我丢失得太久了,有些东西我也怀疑得太久了。现在扪心自问,我发现我是喜欢三多的,喜欢这种如今已成为异数的可贵。即使有被艺术形式拨高之嫌。
PS:王宝强虽然长得挺歪瓜,但是牙齿洁白,笑容喜气,蛮有观众缘的长相。
561——这个人物不消说,我是太喜欢了。虽然古人有云: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过刚则易折。561占了两条,过强,过刚。这人啊,占上面一条都够呛,何况他占了两条。这人一生,肯定会过得不易不顺不平。
前面对这个人物不是太关注,以为他只是陪衬一下史今的,看到后面,发觉不是。他身上所洋溢的人性光辉,甚至比许三多还要极致,比史今还要纯粹。这种光辉在刚与强的衬托下,更让人觉得颤懔,这种颤懔,还伴着一丝的不忍和十分的心痛。
喜欢561对朋友史今的维护,理解他之前对许三多的种种过激,理解他,是因为他说的那句话:"当兵最怕的是,人来了,人又走了。"反复的在嘴里咂摸这句话,苦涩无比,悲伤不已。对许三多的不厚道,是因为太看重与史今的兄弟情,害怕好朋友的前途栽在许三多手里,害怕在不远的将来,军营里,再也看不到这个寝食同步,有难同当的身影了。
所以他生气,他暴怒。
掠过他在史今走后,对许三多的特殊照顾和帮忙,会觉得他的纯正并不在许三多之下,只是他没有许三多的那种弱势和弱质。
回忆起他拿出燃烧弹那一刻的悲怆,让这样一个过刚,过强的人作出那种举动。实是比杀了他还让人不忍。他是那种宁肯站着死,不能跪着生的人啊。想起他似笑而哭的脸上,对着许三多说,"看看你把我逼成什么样子了?!"我几乎泪如雨下。
很多人都说,编剧安排561选择退役的桥段上,太过理想化了。
但我觉得,这恰恰是最正常的,最合理的选择。只因为选择的这个人是561。
军营里是他载满荣誉与骄傲的地方,不是接受迁就与怜悯的地方,他难以想象自己仅仅为了过得舒服点,而在众多战友中,老上级前瘸着一条腿东奔西跑的为大伙张罗一日三餐,这不可能!这太屈辱。他561向来只是大比武中的标兵,集团军中的尖子。
所以他会说,钢七连的这第四千九百名士兵,决不能就是这样一个鸟样。
我喜欢纯粹的人, 561就是.
PS:561其实很耐看滴,越看越好看,哈哈。
史班长 —— 是个非常好的人。温和,宽厚,细腻。真的是作为LG的不二人选,跟他在一起只有幸福和温暖,因为他会把你放得很重,把自己放得很轻。对待菜瓜许三多尚且如此,何况对待生命中的另一半?
其实七连的"不抛弃,不放弃"这六个字在他身上,得到了最为精华的解释。
以前一直不太理解斯大林所说的,班长是军中之母。
现在明白了,看到史今就明白了。
PS:史今长相平常,但是胜于亲切,王志文那种志得意满的傲,他没有滴。
老七 —— 如果说对许三多是赞赏,对五六一是喜欢,对史今是敬爱的话,那么,对老七,我就是喜爱了。是那种处处都带着笑意,各个角度都带着赏心的喜爱。
真的不赞同梦J对他的诟病。 语录的经典与否,其实与个人的主观相系,所以认同与否,并不重要。 而说到男人味的体现, 诟病他大喊大叫,我认为极之不妥。
我毕竟在军队大院里生活过,见过真正的基层军官,当老七第一次出现在车站,就是那一声"那个兵,那个兵……"那一刻起,我当时以为他只露一脸的小配角,是剧组直接用军官来客串的,后来,戏份多了才知不是,可见他当时就把人活脱脱的骗了。这个是从演员的角度上来讲哈。
社会上有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为什么当兵的答口今,练队列站操时,都要那么大声的呼喝?这一点,我也曾问过我一个在桂林陆军学院学习的堂弟,为什么?有这个必要吗?
他先是一句,因为你不是军人,你不了解。后来解释,就象很多人不理解当兵的为什么要把被子叠成苍蝇上去劈叉,蚊子上去打滑的四砖块,他从进校的第一天就被告知,叠砖块,踢正步,都是为了磨炼塑造成为军人的气质的必要条件,大声的应答,是为了时刻警醒朝气的军人状态,而且军营生活枯燥单调,大声的呼喝,也能排解心中的郁闷。
而在那么一个特定的环境下,老七又是作为一个野战部队的基层军官,是主抓军事的连长,而不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委或指导员。说话敞亮透开,那是极正常又极正确的一件事.
说到这里,不免要插上一句,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我表浅一些,性格也决定外在的表现。老七的生活和成长环境单纯又优越,部队大院-军校-野战部队,非常规则化而又雄性的世界,再加上家教严历,他阳光,坦荡,大咧,又骄傲。
他对史今嚷,对许三多嚷,对马小帅嚷,我们都能看到他内心对史今的看重,对七连整编后的忿闷,和对昔日老部下的保护。
只有这样才是老七,唯有这样才是老七,真情真性,热血自知的老七。
我最看重老七的一场戏里,就是他跟王团长说的一番话:"我在团里威,营里横,十六个连长我老大,以为都是靠自个真本事挣来的,谁知道其实自已就是一只猴子,每天太阳底下活蹦乱跳的,还以为自个天天向上哪。其实哪知道人家都看得明白。……"
呵,老七也懂得自嘲了,看清楚了自己的位置和局限,懂得反省。正确的掂量起自己的分量和许三多的份量了。
这份坦荡与成熟,让我欣喜。
直到他后面帮许三多去除心病,拥抱成才那一幕,老七啊,真让我感觉,得陇又望蜀,不要太完美了啊.
PS:演员长相中等,胜在军人气质出众,体型不错,肩膀宽厚,但走路有些难看.哈哈
关于成才,我有太多的感慨,而关于袁朗,我又有一些辩解.现在太晚,改曰再叙.
下篇连接:散毒者的自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