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家长:陪伴儿子备战中考的难忘历程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人大附中家长谈体会 |
梦里江河的话:
网友“执手”的博文,我已转过两篇,那篇《初中三年,儿子在人大附中到底收获了什么?》后来还被人大附中网站登载了,但她的孩子要想留在人大附中还得全凭中考分数。从年级340名往前追,可真不容易。
现在的爸妈都是第一次做爸妈,孩子都是第一次做孩子,大家都不容易,如果多多留意前人的经验教训,还是很有好处的。
某人人好友昨天上传的人大附中录取通知书,标注是“努力没有白费”
陪伴儿子备战中考的历程
作者:人大附中2013届初中家长
2013中考的日子,老天很给力,每天傍晚都会有一场雷阵雨,一扫难耐的暑热,让人倍感舒适,不用担心孩子在考场热得中暑,或者被空调吹着着凉。
陪考的三天里,小心翼翼地维持轻松愉快的气场,帮儿子调节到最佳的身体状态和应考心理状态。三天大考终于结束,精疲力竭,大人孩子也都松了一口气。结果到底是什么,似乎已经无所谓了,重要的,真的是需要总结一下陪儿子备战中考的这个过程。
的确,备战中考的过程,就是一个历练与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学业上还是心理上,都明显地感觉到,孩子长大了,成熟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其实,对家长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历练与成长的过程呢。
疯狂之后的低谷,腾飞的起点。
也许是把初二的暑假当成了初三奋斗前最后的疯狂,儿子暑假里除了桥牌训练比赛就是疯狂的电脑游戏,达到了让人不能容忍的地步,以至于父子之间经常为这些电子设备而战。青春期的儿子,总是梗着脖子,一脸不被理解的倔强,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疯狂向天歌。疯狂的代价,就是初三开学的摸底,直线坠入谷底。面对340名的排名,儿子很冷静很淡定,不等爸妈开口,就目光坚定地说了一句话:“这,只是起点!”,把爸妈到了嘴边的话直接噎了回去。好呀,只要你有这个决心,我们就什么也不说了,看你的!接下来的日子,儿子果然痛下决心,踏实下来,以拼搏的心态和几近拼搏的表现,以他自己认定的方式刻苦打拼,一路下来,披荆斩棘,很辛苦,很不容易。
过山车般的成绩,曲折攀升的排名。
儿子擅长偏难的题型,又有男孩儿毛草不重细节的弱点,所以,往往校内考试题目偏难的时候,表现就会稍好一些,海淀统考题目简单就会对他不利。初三这一年,每次大考之后,我们的心一直是随着儿子忽上忽下过山车一般的成绩而跌宕起伏。一会儿欣喜,似乎看到一线希望;一会儿失落,又以几分之差与目标线擦肩而过。令人欣慰的是,总体来看,儿子初三阶段,一直处于预期中的上升过程。在历次大考的磨练下,在希望与失望、焦灼与期盼中,儿子的排名在起伏中曲折上扬。从初三开学初惨痛的340名,逐步稳定到前250名、前200名,甚至有两次冲入了前100名。儿子离自己心中的目标原来越接近了,原来不敢奢望的,现在也可以抱一些奢望和期待了。
木桶与短板的博弈,教训中学会的均衡。
自初中以来,儿子的语文就一直是短板。或许是更喜欢以听说和阅读方式为主的英语教学模式,不喜欢中规中矩的应试模式,英语也渐渐从强项变为弱项。因为数学老师的超级笼络能力,儿子对数学兴趣颇深,数学初一初二时出类拔萃,但初三以后,换了一个老师,一时半会儿没适应过来,数学也很少出色发挥,表现just so so。初三以后,在物理化学上兴趣颇浓,这两科也成为他永不衰败的长项。初三之初,我就以亲身经历谆谆教诲儿子,语文和英语是决定其成败最重要的两个学科,一定不能放松。只有门门均衡,全面发展,才能最后取胜。可是儿子偏偏不听,自有他的理论,他要依靠强化数理化优势,弥补文科的不足。劝说无效,只好等他自己碰得头破血流。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因为平日明显的偏科,严重拖累了他的排名。他终于深有感触,主动对班主任老师说:“我要抓文科了”。趁热打铁,我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和家长会上的信息,为他整理了一个表格,让他自己填写数据,自己分析各科还有多大的可提分空间,确定主攻科目和各科目中的主攻方向。这招果然有效,目标清楚了,努力也就有重点和方向了,后面半年,两门文科的成绩有了稳步提高,不至于太短板。
令人焦灼的一摸,首次大考败在心态。
经历过中考的孩子和家长,都知道一摸的重要性。它是一次比较正式的模拟,让你首次体会正式大考的感觉;它是一次自己定位和摸底的重要参考,之后会你就需要根据成绩和区排名,确定自己的报考志愿;它更是学校签约的一个重要砝码,之后学校会根据孩子成绩和校排名,确定提前签约的学生名单。所以,一摸的份量,不言自明。初三阶段儿子成绩的腾飞,让我们不由地多了一些幻想,原来不曾奢望的签约,现在也免不了偷偷地想一想。虽然我们在家里从来不曾提及一摸及签约的重要性,尽量轻描淡写,将一摸的日子过得跟平常一样,但是儿子与同学之间一定也曾议论过,因而,他自己给自己添了很多压力。那时候,作为应试孩儿的家长,我还没有经验,自己的忐忑尚可控制,但还不懂得该如何帮助儿子舒缓压力。一摸期间,儿子的心态是躁动、焦虑的,每科考完之后,他都忙着与同学对答案,每发现一点错误,都会增添几分懊恼和沮丧,甚至会在考试期间出现失眠早醒的症状。心态的焦虑浮躁,自然造成发挥的失常,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误很多,比如没有审题直接凭感觉书写答案等等。最后,以几分之差惜败,没有考出应有的成绩。
接踵而至的体育中考,艰难奋斗中感受集体友爱。
来不及整理一摸之后的凌乱心情,紧接着就迎来了中考体育的统测。那一天的天气,格外难为孩子们。天气奇热,骄阳似火,伴随着一阵阵莫测的狂风。那一天,在身着大红T恤为他们打气加油的老师们的带领下,孩子们格外抱团,格外坚强,整个中考场地凝聚着一团坚定不懈、奋战到底的高昂士气。平日娇生惯养的孩子们克服了天气的酷热、场地不适应带来的困难,战胜了阵阵狂风带来的阻碍,相互打气,相互带动,相互帮助,最终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绽开了胜利的笑颜。中考体育的圆满,给了孩子一点小小的成就感,一定程度上平缓了一摸带来的焦灼心态。
老师的帮助引导,关键时刻的定心丸。
儿子一摸的失利,不仅让他焦灼压抑,弄得我也跟着心思纷乱了。实在无法淡定心情,不知怎么就拨通了X老师电话,也许冥冥之中觉得她能理解并帮到我吧。从她那里得知,儿子已经去找了她,她帮助儿子逐题分析了失分所在,让他认识到,以他的实力,单英语一门,就完全能够提高10分之多,而儿子的失误之处,则完全在于应考的心态。有针对性的分析,帮助孩子认清了问题所在,也帮助他重新拾回了信心。听到X老师缓缓从容的声音,我的心也开始安定下来,随着她的开导慢慢整理自己的思绪,终于想到该怎样帮到儿子。真难为她,已经不再担任孩子班主任了,还能这样倾心相助,为每个孩子全力尽心,尤其是她女儿也在正在备战中考啊。衷心感谢她!几天之后,年级组长卢sir跟儿子一次意外的谈话,更是大大提振了儿子的信心和勇气。一天,儿子从学校归来,一扫几天前的阴霾,很兴奋地说年级组长卢sir跟他谈了话,说他一直在关注他,认为他完全有考上本部的实力,告诉他不管第二、第三志愿报的是什么,就一门心思奔着第一志愿去努力就行了。原来年级组长真的把孩子的情况记挂在心呢,卢sir一番谈话让儿子的心气明显大有改观。还有班主任何老师,更是抓住可能的机会,给孩子们打气。衷心感谢这些认真负责的老师们,X老师的分析让孩子的心不在躁动,重拾信心;卢sir的点拨让孩子勇气倍增,坚定信心;班主任的时时鼓励更是让孩子时时刻刻充满斗志,不再懈怠。
果断放弃的橄榄枝,断绝后路决心背水一战。
在焦灼中煎熬,终于熬到了密电来临的那一刻,终于等到了传说中的密电。可是……不是我们心仪的那一份……。第一时间转告给儿子,儿子坚决而果断地拒绝地说:“别管它!”追问一句:“不会后悔吧?”儿子依旧坚定:“不后悔!”“好,既然你这么坚决,我们就尊重你的意见。拒绝了,你就没有后路,只能靠自己,背水一战了。而且,你要有心理准备,无论是怎样的结果,你都要接受。”儿子目光坚定,点了点头。就此达成一致。决策的过程,不足五分钟。那一刻,佩服孩子的勇气与担当,为孩子坚定的信念与坚决的选择而欣慰自豪!作为家长,此刻,唯有尊重孩子的选择,坚定地与他一起,做他的坚强后盾。孩子,加油!
轻松应对二模,威力爆发的尖峰时刻。
时间飞逝,转眼二摸来临。因为没有了签约的压力,因为放弃签约激发的斗志,因为老师们春风化雨般的关爱提振的信心,因为吸取了一摸中失败的教训,在二摸中,儿子开始主动调整心态,将应考状态调整到最好。整个的二摸过程,儿子的状态非常好,感觉发挥也不会差。果然,成绩出来,他考出了历史最好成绩,位列年级69名!虽然,此次摸底考试,对签约不再有益,但是进一步提振了他的信心,让他更加坚定地相信自己——我行!
交流信息坦诚互助,可爱的家长群。
平日工作忙,没有太多精力关注家长群中的聊天,中考这一年,不由多花了一些精力关注群聊。越逼近中考,越能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的可爱。家长群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家长们在这里,更多的是分享与互助。在这里,我不用太费力气,就能找到大家相互分析的各种相关数据,能够帮助我们对孩子的学习状况进行精确分析和精准定位;在这里,每到中考期间的关键时刻,总会有人提前提醒,这个环节该做什么了,该怎样去做,能够让你安心,不会因为自己疏漏错失了关键环节;在这里,每每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只要开口询问,马上就会有N多热心的家长帮你答疑解惑;在这里,一个孩子遇到困难,N多家长会来安慰与鼓励,让你重拾信心,鼓足勇气继续前行。最让我感动的,儿子因为一摸失利痛失签约的那一段日子,群中的家长,认识的,不认识的,都纷纷给我们鼓励和打气。二摸的成绩还没有公布,或许孩子还不知道消息的时候,就已经有家长发短信给我,提前向我通报好消息,并一直鼓励我们,坚信孩子优秀,祝愿孩子能够在最后一战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真的打心底里感到,这个群的孩子们、家长们真好,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勾心斗角,而是彼此关心、彼此鼓励。多么希望还能和他们再相伴三年。
平静迎来大战时刻,只求做到能做的最好。
大考时刻终于到来,或许明白此时是一切的焦灼不安纠结彷徨都无济于事,大考真正来拿的时候,无论是我们,还是孩子,心很定,只是尽力做到能做的最好,不再纠结最后得到的结果了。儿子很明白此时保持身体和心态的平稳最重要,很轻松地与大人一起饭后散步,不需大人提醒,很按时地洗漱就寝,每科考后不再忙着与同学对答案,很快走出校园,跟家人一起午餐,然后午睡,保持充沛的精力。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小心照顾饮食起居,尽量保证他吃好休息好不生病。走到校门口,感受到的不是紧张,而是温暖。老师们很有爱,身穿印着年级每个孩子名字的大红T恤,考试前给孩子们亲切的拥抱,为他们加油,考试后再给他们问候与鼓励。儿子说,连一向文人墨客般的语文老师都跟他们说:“虽然我不会穿大红T恤,但是我会远远地站在门口,与你们眼神交汇,为你们加油!”守在校门外的家长,都很本能地管住自己的嘴,不主动问孩子的考试情况。但是都很认真地观察孩子们出来时候的表情,孩子们的脸真的就像是显示考试情况的晴雨表。发挥好的时候个个步履轻快,表情轻松;发挥不好的时候,个个平静面孔下都有难以掩饰的凝重。第一科是语文,据说题目出得很奇葩,第二门物理奇难,好在儿子整个应考状态没有受影响,前四门总体上算是正常发挥。孩子毕竟是孩子,或许是自我感觉离成功越来越近了,儿子的心开始躁动起来,最后一门考试前开始出现焦虑失眠的状态,虽然尽力调整,但还是如意料之中,发挥得不尽如人意。
Anyway,终于都过去了。
老师同学的关爱,殷切的期望。
中考终于结束,离成绩发榜还有8天的空档期。经历了短暂的失落,儿子又振作起来,忙于同学之间的聚会。7月2日,是他们的毕业典礼。回到家里,儿子说,肩负重任,拿到中考成绩后,他需要在第一时间向N多人汇报分数。这些人中,有教他三年之后他依然让他一单独谈话就心慌的语文老师,有一直关心他能否顺利升入本部的学校桥牌队领队老师,还有桥牌队的队友们。这中间,还不算自己就能够查到他成绩的班主任和X老师。不禁感叹,儿子真是好人缘呀,这么多人关心着他。这份关心中,又饱含着老师同学们多少殷殷期盼呢!
等待查分几许忐忑,我们准备好了吗?
临近查分的日子越来越近,心中的焦急也越来越重。几许期盼,几许不安。这时候,看到一个往届家长的帖子,让我再一次清醒过来。帖子说:“明天就是查分的日子,我不禁要问您和宝贝准备好了吗?!中考将作为孩子人生中一段小插曲,或华丽优美或跌宕起伏,最终得到的是孩子的成长,上帝为你关上一道门,但一定为你打开一扇窗。中考结束了,孩子长大了,爸爸妈妈成长了,孩子们学会承受担当,爸爸妈妈学会隐忍宽宏!成绩理想的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去HAPPY,享受这三年辛勤劳动后的喜悦!我要为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鼓掌,因为你们要比成功者承受更多,三年全家人的努力等待煎熬换回的是不尽人意的结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孩子你永远是爸爸妈妈的最爱!既然上苍赐给你更多的磨难,那就笑着去面对,擦干眼泪,青春拒绝消沉,上天给了你挫折,又给了你让人羡慕的美好年华,给了你重头再来的机会!孩子学会坚强,学会担当,这是一生所享用不尽的,大声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我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爸爸妈妈用爱去抚慰孩子脆弱的心灵,伸出双手引领孩子走出失利的阴影,爸爸妈妈是一盏灯,为孩子照亮前方的路!”是啊,说得太好了,要在分数出来之前,先帮助儿子做好各种心理准备,我们都准备好了吗?
该来的终究会来,怀着几分忐忑,几分期待,终于查到了儿子的考分。跟我预想的差不多,比儿子预估的多了几分。排名尚且不知,但是已经是儿子能做到的最好了。没有加分没有签约保底地拼搏,儿子太不容易了。不管分数线最终会是怎样了,我要拉着儿子小小地庆祝一下。
回首过去的一年,一路走过来,的确是不容易。最后,还是要总结一下:
中考的过程,孩子与家长共同成长的过程。
中考的过程,的确是一个历练的过程。在这个历练中,孩子学会了奋斗,学会了面对,学会了担当。相对与中考之后的结果,这也许是孩子在备战中考过程中能够得到的最大收获,将对孩子一生产生重要影响。陪同孩子中考的过程,对家长来说,也是一个历练的过程。其中无法把握的因素太多,一切都不在自己掌控中,越是苛求圆满,纠结就会越多。然而,究其根本,把握自己就是把握关键。在这个历练中,家长需要学会淡定从容,引导孩子学会抗压,树立信心,调整应对大考的心态,才能帮助孩子正常发挥。这个历练的过程,更能促进家长客观对待分数与成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考分数高低成败与否,其实都不能定义为成功或者失败。相对于孩子的一生,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挫折或许会让他受益更多,成败得失又岂能只看一时一事。
考生家长的角色,定心丸与隐形人。
身为考生家长,容易陷入纠结,难以把握好尺度,既让孩子不断总结出错问题与经验,避免同样的问题再错,又不令其成为分分必究的分数奴隶,在应考的历程中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权衡再三,家长能做的,就是尽量不干涉学校与他固有的脚步,做一个安静的旁观者,只注意把握大方向和调控他的情绪,只在必要的时候点到为止,绝不包办代替。作为考生家长,平常的时候,要做一个隐形人,给他充分的物质和心理空间,让孩子充分发挥主动性。更多的时候,还要做孩子的定心丸。焦虑时能开解,助其安神;浮躁时能及时敲打,促其自省。遇到困难和艰难爬坡时,要能够及时帮助开解,给予方向引导,帮助孩子找原因,想办法,给予心理支撑与条件支持,助其坚定。让他感到,在这个奋斗的过程中,他不是一个人。
源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5fb0bc0101ec1b.html
以下红色的两篇文章也是“执手”写的。
- 2013-07-20 10:52:26
- 2013-07-09 19:16:36
- 2013-06-13 18:18:28
- 2013-06-03 18:27:28
- 2013-04-15 12:50:26
- 2012-09-28 12:56:22
- 2012-05-01 17:08:55
- 2012-01-12 10:18:06
- 2011-11-15 10:12:22
- 2010-11-15 12: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