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日前,索尼正在研发一种新型智能手机电池,与传统的锂电池相比,该电池能提升40%的续航时间。索尼这次并没有沿用传统的锂离子技术,而是使用了新型的硫化电池技术,这类电池可以存储更多的电量。
其实硫化电池并不是什么创新产物,索尼之前就搞过此类项目,但当时的问题是电极会很快溶解在电解质中,造成充电后电池容量下降过快。如今索尼已经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据悉,索尼现在正在对硫化电池进行安全测试,预计这种电池最早将在2020年面世。http://ww4/large/4ee39989jw1ez8u56gn3lj20e50bajth.jpg为什么说电池技术是移动设备的短板?
总体来说,虽然一些厂家的电池技术发展迅速,但电池对于移动设备依然是一大短板。举个例子,iPhone 6的A8处理器在CPU和GPU速度上相比2007年的初代iPhone分别提升了50倍和84倍(而今年的A9相比A8在这两方面又提升了70%和90%),但是iPhone在续航方面的提升就没这么令人激动了。初代iPhone标称可提供8小时的通话时间和6小时的“互联网使用”,而最新的iPhone 6s则可提供14小时的通话时间和11小时的互联网使用——提升幅度还不到2倍。当然,有人也许会说,iPhone在带来如此大幅度性能提升的同时还能提升续航能力实属不易,且两款机型的续航数字并不具备多么大的可比性,因为和2007年相比,如今的语音网络和“互联网使用”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索尼在1991年首次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而移动设备如今所使用的电池依然基于相同的技术。虽然锂电池技术也在提升,但续航方面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来自于电池本身,而是通过使用更节能的硬件和软件所实现的。
实际上提升电池效率和提升处理性能完全不是一回事。电池问题实际上是基础化学和物理问题,“看看元素周期表你就知道,可使用的材料数量并不多。”以色列技术公司StoreDot总裁Doron Myersdorf说道。电池并不遵循摩尔定律,你并不是每隔两年就能把容量加倍。
在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之后,一些技术公司开始将重心转移到别的方面:大幅缩短充电时间。这是为了改变消费者心理。如果用户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给设备充满电或充入大量的电能,那么他们对于续航的焦虑将可大幅减轻。三星最近发布的几款新手机可在30分钟之内充入50%的容量,而苹果99美元(约合人民币642元)的Apple
Pencil手写笔只要充电15秒就能使用30分钟。高通也将快速充电技术整合到了自己的移动处理器当中,其最新版本号称可将充电速度提高4倍。但是,StoreDot所带来的提升或许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这家技术公司号称对传统电池和充电器同时进行了重新设计,全新的“有机材料”可在几分钟之内充入满足手机使用一天的电能。
很多人认为,整夜充电会损坏手机电池,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目前的主流手机配有智能IC,可在充满电后自动停止充电。
这个理论适用于早期镍氢电池,目前手机标配的锂电池则完全不需要。镍氢电池需要在完全放电后充电是因为其具有记忆效应,而锂电池则不存在这种问题,所以可以随时充电。
虽然曾经有过充电时使用手机导致用户触电身亡的案例,但实际上这并不是手机或是电池技术的问题。会发生这种情况无非是:在水池或浴缸里使用充电中的手机,或是使用了廉价、无保障的山寨充电器。正品手机、充电器都拥有电流保护措施,最大电压也远低于人体承受的最大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