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的《灵心小史》终于又出版了

标签:
杂谈 |
分类: 书讯、活动 |
初识《灵心小史》,是在2003年夏天。
当时我正在写作《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在一本有关德兰姆姆的小册子里,作者提到了小德兰修女,但只有寥寥数语。这个曾经在精神上深刻地影响了德兰姆姆的小修女究竟是什么样的?我很想知道。于是我去花园山的天主教堂,在教堂的小书店里寻找有关小德兰的书,但一无所获。然后我又到汉口的一家天主堂去找,也没找到。之后不久,我见到了诗人李建春,他是一个天主徒。说起这事,他说他手上就有一本小德兰的书,是小德兰自己撰写的回忆录。
就这样,我第一次读到了这本书,是文学评论家苏雪林教授翻译的,书名译为《一朵小白花》。
2004年4月,童话作家王晓晴从北京来武汉,在冯海家中小住。当时她刚信主不久,对于基督教的教义还有诸多不解,而且当时她已身患绝症。于是我跟她分享小德兰的“神婴小道”。我说,要把全部的教义都理解通透,恐怕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成的,但是我们可以效仿小德兰,在上帝面前把自己变成一个婴孩,像一个婴孩完全地信赖他的父母那样,完全地信赖天父,挚爱天父,就可以了。
小德兰24岁便因病离开人世,她在病中是如何信靠天父而始终保持喜乐和盼望的呢?我希望晓晴能够从小德兰的经历和体验里获得启发,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走最简单最质朴的“神婴小道”。于是,在她回北京的时候,我专门跑到中南路的一家复印店里,把《一朵小白花》复印了一份,送给她。
因为太爱小德兰,在之后的几年里,我又托朋友和弟弟的客户,在台湾买到了《灵心小史》的几个不同版本,还买到了一套《圣女小德兰书简》(上下册)——女作家张秀亚翻译的,还找到了小德兰的一些诗歌作品,还买到了著名法学家吴经熊先生研读小德兰的论著《爱的科学》。
不过,这些书全都是教会(天主教)内部出版的,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我想多少会受到限制。因为没有在社会上公开发行,教外的读者恐怕很难读到,又因为其表述方式多少有些教会化,教外的读者即使读到,也恐难以理解。
再后来,因为《在爱中行走》、《赐我甘露》及《奉你的名》等几本书的影响,我还收到了河北的天主教兄弟(缘份的天空和爱中守望)送给我的几本有关小德兰的研修著作。不过,这些著作也都是教会内部出版的。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有个愿望,就是用大众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和语言,把小德兰的“神婴小道”以及“爱的科学”重新讲述和阐释,然后公开出版,以使那些对教会语言和方式感到隔膜的读者,也能从中得益。
因为没人愿意出版,所以这个愿望到如今为止还未实现。但刚刚上市的这个版本——由教会外的出版机构出版的这个版本:《灵心小史·让爱撬动地球》,对我的这个愿望多少是一个安慰。
收到北京的牛先生寄来的《灵心小史·让爱撬动地球》后,我在网上搜索有关这本书的最新信息,看到下面这两条新闻。转贴在此,一是作为资料保存,二是与各位分享,三是为《灵心小史》的这个最新版本吆喝一下。
继《开明语文》《民国小学作文》等“民国范儿”作品热销之后,又一本民国时期备受推崇的作品得以重新面世,这就是由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策划、吉林出版集团出版的身心灵读本《灵心小史》。
《灵心小史》原本是一个法国小女孩(小德兰)在病榻上写就的自传,初版于1898年,据说第一版只印刷了2000册,立即销售一空,接着又很快再版。不久,其他语言的译本也出现了,于是《灵心小史》又开始流传到世界各地。时至今日《灵心小史》在全世界已经被译成60多种文字,读者不计其数。
民国时期,先后有几个译本问世,最具代表性的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教育家蔡元培的老师马相伯先生的一本和著名文学评论家苏雪林的译本。“五四”时期,与郭沫若、胡适、巴金、冰心齐名的法学家吴经熊曾经高度评论《灵心小史》合作者小德兰,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弊病就是太爱科学,而太不懂爱的科学”,“这本小书包含了中国儒释道三家的精华,因为耶稣就是道。”武汉的著名作家华姿对吴先生的观点进行了延伸,她认为“爱上帝,爱人类,进而爱‘爱’本身”就是小德兰的“道”。
建国之后,也有很多学者和作家一再推荐《灵心小史》,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华姿在《在爱中行走》的评论,很多读者读了该书之后,四处找寻《灵心小史》,可惜中文简体字版本已经难觅芳踪。
民国时期的译本虽然由名家翻译,但美中不足处,或者文言文太多,或者所依据的原书版本舛异,如今读来颇有不便。此次由吉林出版集团出版推出的译本,在参照民国译本的基础上,全新进行了翻译,使其更奇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
小德兰谢世至今已一个世纪,她的心史对今日世界究竟有什么现实意义?读者若是阅完本书后闭目凝思;贯穿本书并经常跳跃在我们心目中的无非是一个"爱"字,洋溢在本书字里行间的如川奔腾的情感仍是一个"爱"字一一"我的使命己找到了,我的圣召一一热诚爱人而已。
《灵心小史》是一本不会引起教外人憎厌的一个修女的自传。惟其它有这样的长处,所以它已成为宗教文学中的杰作。
我们这个不妨称为心理学精微的20世纪,正需要着一个像德兰型的圣人,困为她是最敏锐的心理学者之一,也是我所知道的,最冷静的一位分析家。圣洁到了她的手,已不复仅只是崇高了,它像水一样,浸渗到了潜意识的境界。
小德兰,生前默默无闻,活着时谦卑地称自己为“耶稣的小花”。这朵“耶稣的小花”,死后却轰动了全世界。这个奥秘我们可以在一本薄薄的小书《灵心小史》(也译成《一朵小白花》和《回忆录》)里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