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职场故事it/科技it通信电信td大唐中兴鼎桥3g |
大唐雄起
2002年,大唐中央研究院、上海大唐等部分从大唐集团剥离组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大唐移动对TD发展做出的功勋无人可比,2005年以前,大唐几乎是靠一己之力支撑了TD的发展,大唐的执着成就了现在TD的局面。 直到2005年,大唐移动在TD技术上的实力仍明显强于中兴和鼎桥,那时的大唐确实还没有把中兴、鼎桥放在眼里,在2005年进行的一些测试中大唐的指标遥遥领先。中兴和鼎桥在一些场合也承认了大唐的TD技术领导者的地位,但各自已经开始积蓄力量,全力追赶。
中兴赶超
2006年,信产部在青岛、厦门、保定开始TD的三轮大规模技术测试,大唐对这个阶段的测试还是相当乐观,认为其他厂家的设备性能和自己还是有差距的。大唐在青岛对阵中兴,在保定对阵鼎桥,根据大唐对局势的判断,当时TD上的实力排行是大唐、中兴、鼎桥,所以大唐对青岛的网络相当重视,投入重兵,希望在青岛压倒中兴,力争一举树立大唐技术和产品均第一的硬朗形象。 同样在2006年,中兴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消化和设备研发后,已经不再甘心居于大唐之后,2006年的大规模技术测试提供了一个好机会。这次测试既是通过实际大网检验使得设备性能更上一个台阶的机会,又是一个和大唐一拼高下、向外界显示实力的机会。中兴调集了其产品几乎所有的核心骨干奔赴外场攻关,使得中兴网络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迅速提高,网络优化能力迅速成熟。三轮测试下来,中兴总体上不仅和大唐打了平手,和大唐跻身到了同一水平线上,而且部分性能已经优于了大唐。特别在青岛,中兴和大唐短兵相接,两家网络在同一个城市经历了同样的严酷测试,其结果有直接的比较意义,青岛测试中兴占据上风,该结果使中兴信心爆棚。经过了2006年的磨砺,在技术层面中兴已经较有把握,利用自己的产品方面的优势争取更大胜利的计划开始酝酿。2006年大规模外场测试的测试结果令大唐相当吃惊,一方面大唐没有想到中兴会进步如此迅速,另一方面由于原来优势太大而并没在意的一些设备研发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此时大唐开始从上到下追究责任,但为时已晚,当大唐发现原来在身后的对手已经跑到身前时,其冲刺速度已经不及赶超者。
鼎桥没落
2006年里,另外一个重要厂家鼎桥没有什么亮色。鼎桥从创建开始就拥有一种奇怪心态,其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太相信自己,太轻视对手。正因为此,鼎桥完全没有意识到在2006年TD技术早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也完全没有意识到2006年他们的竞争对手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在2006年的大规模外场测试中,鼎桥被大唐和中兴甩开已经是一个重要信号,但鼎桥仍然觉得其整体能力仍领先于大唐和中兴,这直接导致了鼎桥在2007年中移TD招标上的挫折。
TD大单
三大厂商在对2006年的TD的三轮大规模技术测试进行了各自的总结后,从2006下半年到2007上半年,三大厂商开始全力备战中移TD大单的招标工作。如果说2006年三个厂家的常规武器都一定程度经受了考验的话,那么为了备战中移TD大单,各个厂家都在秘密研制为了赢得最终份额的“战术核武器”。中兴准备了RRU解决方案和独特的室内多通道设备,大唐则准备了6天线智能天线的解决方案,鼎桥却仍以常规武器迎战。三家底牌一亮,胜负立判。在2006下半年到2007上半年这一年时间里,中兴将自己的技术和产品能力再上了一个层次,一举超越了大唐的领先位置,赢得了接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对于招标结果,大唐失望,无奈拱手让出领先位置;鼎桥震惊,才明白了自己的不利处境。2007年,TD格局逆转,中兴出头,大唐退守,鼎桥挫折。
更多期待
2007年下半年,三家开始全力展开10城市的TD网络建设工作,三家在TD实际组网的网络解决方案研究和实施、HSDPA研发、HSUPA准备、及TD未来演进的技术储备等方面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中兴力争扩大领先优势,大唐希望恢复昔日辉煌,鼎桥憧憬重夺江湖地位,竞争的局面将更为惨烈。在未来的2到3年内,这三家仍将主导TD的网络侧设备市场,三家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也有自己的比较劣势,短期内还没有任何一方能获得压倒性的优势,大家都有机会。站在TD大业的角度,希望三家以自己的努力成就TD,也成就自己。
展望08,期待着TD三强逐鹿中原的精彩表现!!
后一篇:电信网通:借助TD试验网大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