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父母伤害了你
(2009-07-23 13:05:05)
标签:
父母伤害亲子单亲家庭离婚原谅爱赞同育儿 |
分类: 心情 |
假如父母伤害了你
“对,你自卑是因为我,你没上大学是因为我,你工作不顺是因为我,你恋爱失败也是因为我,你所有的不如意、失败都是因为我,我到底要为你偿还到什么时候?你还有什么恨我的?你学心理学就是为了找我的碴吗?我怎么这么倒霉生了你!”
……
又是这样,类似的场面在我们母女之间上演不知有多少回了。
15年来我一直对妈妈心怀怨忿,即使到了今天,那些伤口好像怎么也不肯痊愈,稍有风吹草动,便开始隐隐作痛。我已经是一个20多岁的成年人了,别的单亲家庭的子女也可以诸事顺利,为什么我总是拘泥于过去无法释怀?
我拿起笔,在纸上写道:“我恨我的妈妈,我不能原谅她,因为她从来不鼓励我、不支持我、不理解我。我希望妈妈关心我,每天都温柔、快乐的跟我聊天。”
写完之后,我伏案痛哭,让泪水宣泄所有积压已久的悲苦。
我的妈妈真的有那么可恨吗?我真的是恨我的妈妈吗?恨一个人和不喜欢一个人一样吗?不喜欢一个人和不喜欢一个人所做的事,又有什么区别吗?难道她带给我的感觉全都是恨吗?难道我从来没有喜欢过她吗?
我们对陌生人的一点点帮助都会铭记在心,感激不尽,为何却对父母亲给予我们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我们可以原谅任何一个伤害我们的同事、朋友、陌生人……,为什么唯独不可以原谅生养我们的父母?
难道就因为他们十月怀胎生了我们,就必须为我们而变成一个完美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或者营养师、保健师、百科全书、万能超人吗?
我们做任何职业:开车、律师、医生、心理咨询师……都要经过培训和考试。但是,“父母”这个任务,不需要考照,也不需要训练,每个成人想要就可以成为父母。
他们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父母而已。因为是普通人,身上难免具有各种各样的缺陷与不足。在父母刚离婚的那3年里,妈妈的暴躁易怒确实让我受到了一些伤害,难道她愿意离婚吗?愿意对我发火吗?面临的生活压力,谁都有疲惫的时候、烦躁的时候,都有忍耐不住的时候,何况作为孩子的我们并不是他们所以为的那样听话懂事,而是叛逆不安、阴阳怪气。妈妈没有把我交给下岗的爸爸,而是尽心尽力抚养我,起码我没有成为一个无依无靠的孩子,没有遭遇野蛮继父,我在她给予我的温暖呵护下健康长大,并且有了一份不错的职业。虽然她由于自身的限制,用了一些不被我接受的方式(比如出口伤人)来表达爱。但她不是有心的,她只是做不到。她是爱我的,在她看来,她给我的完全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她是真的尽力了。
我现在衣食无忧,工作虽然辛苦,但总的来说日子过得也还可以。比起妈妈当年受的苦——一个没受过太多教育的女人,要挣钱养家活口,要照顾老小,每天在机器轰鸣的工厂与家庭之间奔波,长期与爸爸感情不和,为了我,她忍了又忍。离婚以后,她一个人独自带着孩子,婚姻的失败、生活的艰辛、内心的痛楚,全在她一个人身上,她也是个普通女人,她也有很多的压抑、委屈,这么多年她身边没有一个男人来支撑她,她又曾对谁说过?
在这种情况下,我还能指望她随时观察到我小小的心灵,时时刻刻对我嘘寒问暖、和若春风、照顾备至吗?我在现在丰衣足食的情况下,都没有足够的爱心和能量这样对待她,却指望她在那样艰苦的状态下,做到我想要她做到的?
我在向妈妈索要无条件的爱,而我对妈妈的爱,根本就是带有苛刻条件的,即使她每天尽最大的努力不求回报的爱我,15年来我一直都不曾对她为我所付出的照料和关心心怀感恩,却还要怨恨她做得不够好。我对妈妈的恨,或者说是抱怨、不满,其实是因为对妈妈有深深地爱和期望,我不能接受至亲的人不符合我的期望,所以感到失望和痛苦。
情绪的能量是互动的,我在妈妈眼里又是个怎样的女儿呢?如果把我前面写的那句话反过来,它的真实性又如何?——“我的妈妈恨我,她不能原谅我,因为我从来不鼓励她、不支持她、不理解她。妈妈希望我关心她,每天都温柔、快乐的跟她聊天。”
天啊!我们对别人的指控真的是有三根手指头对着自己的!我再一次忍不住落泪:原谅我吧,妈妈,我要求你做到的,我自己都没有做到,而你却从来没抱怨过我。我知道你是第一次做妈妈,我也是第一次做女儿呀!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完美”的父母,为人父母,不可避免地会在孩子面前犯错误,甚至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要知道,即使是提出“幼年经验影响一生”的弗洛伊德本人,也是一个被自己的孩子责难批评的父亲。“所有的父母都会伤害孩子,谁都没有办法。孩子就像一只洁净的玻璃杯,拿过它的人会在上面留下手印。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脏,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还有少数父母将孩子的童年摧毁成不可收拾的碎片。”
如今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也很可能就是由于父母不够科学的教养方式造成的。可是,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愤怒、抱怨只会让自己与父母的关系陷入一个又一个恶性循环而无法和谐相处。让一个生你养你爱你的人认识到自己做错了,对你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不肯宽恕父母、不肯原谅父母,你能得到什么好处?这对父母来说何尝不是伤害?这就是长大成人后的我们对父母的孝敬方式吗?
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内在平和负责,我们没有权利向任何人(包括父母、爱人、领导、老师)伸手索要“爱与赞同”,能够给予自己肯定和力量的,在这世上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原谅父母不是赦免一个伤害过我们的人,而是救赎我们自己。只有摆脱“受害者情节”,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对父母我们没资格说原谅,更应说成完整地接纳父母,接纳他们的缺陷和不足、成功和失败。
从现在起,做一个快乐的人,学会接纳父母、善待别人,爱自己也爱所有人。不要让童年的不幸成为一生的不幸,让自己可以看的更远,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