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星堆考古一线,“看见”上古中国

标签:
三星堆历史文化教育 |
大众·半岛新闻 语音播报
活动现场,岳南介绍了三星堆遗址的前世今生,三星堆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蜀文化遗址,其发现及出土文物在考古界乃至全社会引发巨大轰动,具有重要地位和划时代意义。1929年,四川广汉真武村的老汉燕道成叫儿子燕青保去自家位于月亮湾的院子旁边的地里车水灌田,燕青保在清理龙骨水车之下淤堵的水坑“龙窝”时一锄头挖出了玉石坑,沉睡三千年的三星堆文明就此浮出水面,三星堆正式拉开了田野考古发掘的序幕。
岳南绘声绘色讲述了燕道诚率全家深夜秘密挖宝、藏宝的故事。玉石坑中共挖出璧、璋、圭等玉石器及半成品共计400余件,被燕家人在自家院子中挖坑埋藏。燕道成是秀才,当过师爷,有见识又谨小慎微,蛰伏一个月后,他揣着几件上好玉器到古董市场打探行情,但隔行如隔山,古董商惯有的尔虞我诈,让他将所带玉器以极低的价格全部抛出,进而引发古董商四处打听并一窝蜂聚到月亮湾燕道诚身边,其所藏成百件精美玉器被以低价大肆抛售。最终,大量精美玉器通过地下渠道流散海外,到新中国成立后,其子燕青保将剩余所藏玉器上交国家,所剩仅有十分之一。
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三星堆文物现世引来了外国人、豪强军阀及各路古董商的觊觎,最初的考古发掘就是英国人董宜笃和美国人葛维汉主导的。1963年,三星堆遗址终于迎来中国人自己主持的考古发掘工作,四川博物馆和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组成的考古队来到广汉月亮湾燕家院子进行发掘,结果那个特殊时期,由于挖土烧砖对遗址破坏非常严重,很多器物被损毁,三星堆的三个大土堆仅剩半个。
1986年春,三星堆迎来了发掘史上规模最大的考古工作,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以及广汉县政府组织强大的考古团队,在三星堆不远处的台地上发现了两个大型器物坑,这就是后来名震中外的三星堆一号与二号祭祀坑,分别出土了青铜人头像、青铜面具、金杖、金面罩等1300余件器物,和青铜大立人像、神树、尊罍等400余件器物。
1995年金沙遗址的发掘,不仅有大型建筑基址、祭祀区、一般居住址、大型墓地等遗迹,还出土了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等珍贵文物5000余件,以及数以万计的陶片、数以吨计的象牙、数以千计的野猪獠牙和鹿角,再现了古代蜀国辉煌,再一次震撼世人。
2019年至2020年,三星堆遗址又发现6座祭祀坑,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精美牙雕残件等重要文物500余件。这些内容岳南简单提及,都在《看见三星堆》中有细致书写精彩呈现。岳南认为,三星堆遗址的接续发掘,如剥洋葱一般一点点揭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一点点还原或接近历史真实。
活动现场,岳南还展示了自己带来的洛阳铲,并介绍了洛阳铲的由来、功用,称它是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在历年来的田野考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学会使用洛阳铲辨别土质,是每一个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考古代表团访问阿尔巴尼亚时,曾以洛阳铲作为国礼赠送。
编辑: 孟秀丽
审核: 刘宜庆
点击:当当网自营 ——《看见三星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