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宁阳王营
宁阳王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92,364
  • 关注人气:2,78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破除教师头衔功利化倾向需“名”“利”分开

(2019-10-14 16:34:47)
标签:

教育时评

王营

荣誉头衔

名利分开

分类: 王营评教育
破除教师头衔功利化倾向需“名”“利”分开

破除教师头衔功利化倾向需“名”“利”分开
王营(特约评论员)2019-10-14 15:58

有媒体刊文指出,教师头衔,是由各级政府或专业组织给予教师个体契合其自身综合素养或某一方面突出表现的一种荣誉性、专业性或奖励性的身份认定或符号标签。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头衔成为一些教师追名逐利的极端功利化工具。

不可否认,在各级各类优秀教师评选中,设立相应的荣誉和头衔,的确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如各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评选,也造就了一批教育教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但正如所言,头衔正成为一些教师追名逐利的极端化工具。部分教师为头衔而工作,甚至为了获得某一头衔不择手段,丧失了教书育人的初心。

何以出现这一倾向?就中小学教师群体而言,主要原因是头衔常常与名利挂钩。拥有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头衔,不但能在一定范围内获得知名度,更为重要的是,在晋升职称时可以加分,甚至因此被提拔重用。尤其是评上高级职称后,工资待遇要比同年龄的同行高出一大截。如若获得特级教师头衔,还有机会出书卖书、到处搞讲座,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如此既出名又有利的事情,怎能不令广大教师趋之若鹜?因此,破除教师头衔的功利化倾向,需下大力气将头衔所负载的“名”和“利”分开。

首先,要淡化职称评审中的头衔加分,引导教师凭工作实绩晋职称。荣誉、头衔是对教师工作的认可,是对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肯定和奖励,具有标签效应。但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既然教师拥有了这一标签,赢得了名声,获得了各级各类证书和奖励,甚至走上了领导岗位,就不应该再让头衔成为追名逐利的工具。

各地职称评审方案的设定是“风向标”,对广大教师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具有某一职称的教师,不仅要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更要取得相应的工作实绩,名实相符才能获得认可。有些在偏远农村地区工作的老教师,教书一辈子,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也不乏教育经验,但因没有获得过荣誉称号,直到退休,连一个中级职称也没评上。在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各级教育部门应淡化荣誉、头衔加分,重教师平时工作实绩,重教书育人的质量,让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教育教学成绩一流的教师得偿所愿。

其次,要规范各级各类评选,让头衔实至名归。以荣誉称号表彰优秀教师能起到树立典型的目的。但从目前各地教师荣誉评选的现实看,普遍存在名称不规范、荣誉过多过滥、重复表彰、标准模糊、透明度不高等现象。比如,在教师节表彰教师时,有的地区分列了“优秀教师”和“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两项,二者是什么关系?难道“优秀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不“先进”?还有些地方自立名目,因人设奖,导致一些荣誉长期被学校领导人或个别教师占有。

正如文章所言,破除教师头衔的的功利化倾向,不是不要头衔,也不是管好头衔的问题,而是需要从教师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站位出发,解决好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教师身份定位以及入职门槛等关键性问题。因此,各地要加强对荣誉称号的管理,科学设定表彰项目,表彰名称和评选标准要相对统一,表彰名额要公正透明,注重选拔一线教师中的先进典型。

再次,要对各级各类荣誉实行动态管理。从功利性的目的出发,一些教师一旦获得某一头衔或评上相应职称后,就失去了进取的动力。在一些学校,评上高级职称后不再任课的教师大有人在,原来优秀的教师不再优秀,教学能手也“无能”了。破除教师头衔的功利化倾向,需对荣誉、头衔进行动态管理。具体说来,就是要打破荣誉终身制,定期对已经取得某一头衔的教师进行复评,名符其实者,对其荣誉称号重新认证;名实不符者,取消相应的荣誉称号。对于那些以头衔为资本,将教育教学工作视为副业甚至脱离教育工作岗位、专事投机取利的教师,不仅要取消其荣誉称号,还要进行相应的处分。

 (作者王营,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