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卒中防治的四个不能

(2008-09-11 19:54:45)
标签:

脑血管病

防治

误区

建议

健康

分类: 健康小知识
  进入秋季,随着天气转凉,心脑血管疾病又到高发期。在此介绍几点该病在防治方面的常见误区,提醒患者关注。
           
吃阿司匹林不能预防脑卒中
    有些老年朋友说,我一直坚持吃阿司匹林,怎么也会得脑卒中?实际上,大量临床研究显示,与脑卒中密切相关的是胆固醇水平,其中LDL-C(俗称“坏”胆固醇)升高,卒中风险就会增加,而LDL-C每降低10%,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栓)风险就降低15.6%。在抗血小板治疗,降压等治疗基础上,降低LDL-C可以使患者更多获益。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十分出色,目前被认为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石。
    目前我国最具权威性的《他汀预防缺血性卒中/TIA(短暂性脑缺血)中国专家建议》指出,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或代谢综合征等脑血栓危险因素的动脉粥样硬化人群,在低胆固醇膳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卒中风险。临床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可使曾有过卒中的患者再发风险降低16%。 
          
定期输液(应用疏通血管的药物)不能预防脑卒中
    每到秋冬季,就有不少老年人排着队到医院输液,有的还一次输两瓶,觉得这样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实际上,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首先,拿血黏度作为脑卒中检测指标,缺乏科学依据。其次,这种做法没有循证医学证据,没有证据表明输液能防止脑卒中发生。
         
化验单没有“箭头”不表明正常
    不少遭遇过“小中风”的患者常感到迷惑:我的体检化验单多年来一直都没有显示异常的箭头,为什么出现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了呢?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指出,一般人群和已有冠心病或糖尿病者,或者已经发生过脑卒中、心梗的患者,血脂治疗值和目标值与化验单上显示的正常值是不同的。他们的血脂目标值要求更严格,要低于血脂化验单上的参考值,即“坏”胆固醇LDL-C需低于80mg/dL或者2.1mmol/L。
   重点人群,即40岁以上男性、绝经女性、肥胖及有黄色瘤、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的胆固醇指标也不能仅仅参考化验单上“不高于3mmol/L”这一指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此类人群应每年检测一次血脂。
       
  保健品或中药不能预防脑卒中
    现在民间采用保健品和中药降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做法非常普遍。保健品的作用不明确,中药作为治疗高脂血症辅助用药确有一定疗效,但目前仍然缺乏明确临床研究依据。因此,保健品或中药是无法取代药物治疗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