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旅游篇 |
拍摄时间:2013年9月1日
拍摄地点:沈阳清故宫
用松下GF3微单机,用徕卡14-42镜头
农民拍摄,xzll后期整理
p1.大政殿13-1广场全景.从东掖门进去就到了大政殿与十王亭.十王亭位于大政殿两侧八字形依次排列,是清初八旗各主旗贝勒、大臣议政及处理政务之处.其东侧五亭由北往南依次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侧五亭依次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
p2.大政殿13-2.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俗称八角殿.这个建筑形式仿照浙江宁波的天一阁,面阔六间.二楼三层重檐硬山式,前后出廊,上边盖黑色琉璃瓦加绿剪边,前后廊檐柱都装饰有绿色的地仗.
p3.大政殿13-3.所有的门、窗、柱都漆成绿色,外檐彩画也以蓝、绿、白相间的冷色调为主,这与其它宫殿红金为主的外檐彩饰迥然不同.其彩绘画题材也不用宫殿中常见的行龙飞凤,而是以“白马献书”、“翰墨卷册”等与藏书楼功用相谐的图案,给人以古雅清新之感.采用黑色琉璃瓦为顶,主要是为了使整座建筑外观风格相统一.
p4.大政殿13-4.大政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重要宫殿,是盛京皇宫内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举行重大典礼及重要政治活动的场所.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十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这十一座亭子,就是十一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显示了满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
p5.大政殿13-5
p6.大政殿13-6
p7.大政殿13-7
p8.大政殿13-8
p9.大政殿13-9
p10.大政殿13-10
p11.大政殿13-11内景.
p12.大政殿13-12内景.
p13.大政殿13-13内景.
p14.走过去就是文溯阁.
p15.文溯阁全景图
p16.文溯阁5-1建于乾隆四十七年至乾隆四十八年(1782-1783),是存贮四库全书的七阁之一.建筑形式仿宁波的天一阁外观两层阁内三层阁名文溯取周诗溯涧求本之意以符合沈阳为清朝发祥之地的地位.
p17.文溯阁5-2
p18.文溯阁5-3
p19.文溯阁5-4内景.
p20.文溯阁5-5
p21.仰煕斋建于乾隆四十七年至乾隆四十八年(1782-1783),是清帝东巡在盛京驻跸行宫时读书和题诗作画的书斋.
p22.大清门2-1故宫西面的门,称大清门,检票人要由此进入.大清门是盛京皇宫(今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正门,俗称午门.大清门建于天聪六年(1632年)之前,为盛京皇宫中皇太极续修的早期建筑之一.原称大门、正门.1636年定宫殿名时称大门为大清门.大清门的满文译音为“代青杜卡”(代青即大清,杜卡为门).
p23.大清门2-2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为皇帝临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义小说中俗称的“午朝门”.大清门的屋顶满铺黄琉璃瓦并衬以绿色剪边,既保留了以黄为尊的传统观念,又体现了满族对故乡山林的深厚眷念.
p24.牌楼2-1
p25.牌楼2-2
p26.大政殿广场全景美图.
相关文字资料来源网络
我的相关博客!
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沈阳清故宫… 2013-11-10 08:11
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沈阳清故宫… 2013-09-21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