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松下微单摄影爱好图片欣赏原创摄影沈阳清故宫 |
分类: 旅游篇 |
拍摄时间:2013年9月1日
拍摄地点:沈阳清故宫
用松下GF3微单机,用徕卡14-42镜头
p1.沈阳故宫又称后金故宫、盛京皇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建造的皇宫,与北京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
p2.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p3.沈阳故宫占地六万平方米,建成于1636年(清崇德元年),全部建筑九十余所,三百余间.清朝入关后对盛京皇宫又进行了保护和扩建,到乾隆时基本形成今日规模.
p4.沈阳故宫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开始修筑.努尔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极继续修建成功.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乾隆时皇宫已在北京,但他有时也“东巡”回沈阳看看.
p5.左图为至此官员下马碑,碑文是用汉、满、蒙等文写.
p7.右翊门(崇政殿西).沈阳故宫以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浓郁的满族特色而迥异于北京故宫.
p8
p9.殿檐下的飞龙龙柱,透着古气.
p10.崇政殿西墙上的雕龙,应是砖雕吧.
p11.崇政殿外景砖雕
p12.崇政殿是沈阳故宫的正殿.艳丽多彩的外观装饰从使用功能上说,崇政殿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殿前月台两角,东立日晷,西设嘉量.
p13.崇政殿是用汉、满文两种文字写成.
p14.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整座大殿全是木结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此殿是清太宗日常临朝处理要务的地方.
p15.此殿为清太宗皇太极陛见臣下,宴请外国使臣以及处理大政的常朝之处.1635年,皇太极下令将族名‘女真”改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崇政殿登基称帝,上尊号“宽温仁圣”,将国号“金”改为“清”年号“天聪”改为“崇德”.
p16.每根柱子上都顶着这么一条龙,威严的很.
p17.皇家色彩
p18
p19.沈阳故宫分为三个部分:东路为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等.整座皇宫楼阁林立,殿宇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p20.盘龙柱
p21.崇政殿内现在的陈设是乾隆东巡后按照北京故宫乾清宫的陈设摆放的.内陈宝座、屏风;两侧有熏炉、香亭、烛台一堂;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
p22.上面“正大光明”匾额为顺治皇帝御笔亲书.殿内“彻上明造”绘以彩饰.皇帝宝座上雕刻着8条金龙.宝座后面是金质屏风,上面刻有康熙皇帝十二句铭文圣训.
p23.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
p24.在北京,故宫的琉璃瓦是黄色的,沈阳故宫的殿顶琉璃瓦则是黄色镶绿剪边.
p25.沈阳老城内的大街呈“井”字形,故宫就设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故宫的看点沈阳故宫博物馆所陈列的多半是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如努尔哈赤用过的剑,皇太极用过的腰刀和鹿角椅等.沈阳故宫博物馆陈列的艺术品也很丰富.在绘画陈列室里,有明、清两代一些大师的作品如清李鳟、金农、明文征明书画精品、陶瓷、雕刻、织乡、漆器等工艺品也不少.
相关文字资料来源网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