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游·湖广会馆里展出的文献

标签:
7d摄影爱好图片欣赏纪实重庆旅游 |
拍摄时间:2012年7月26日
拍摄地点:重庆的湖广会馆
用7D机,红圈24-105镜头
小象飞飞拍摄,xzll后期整理
p1.湖广会馆是湖南、湖北两省人士为联络乡谊而创建的同乡会馆.主要用于同乡寄寓或届时聚会.北京湖广会馆旧址位于宣武区骡马市大街东口南侧(原虎坊桥以西).始建于嘉庆十二年(1808),总面积达43000多平方米.原会馆大门东向,门嵌精美砖雕,馆内有戏楼、正厅和乡贤词、附有花园.戏楼在会馆的前部,北、东、西三面有上下两层的看楼可容纳千人,清末民初,谭鑫培、余叔岩等均在此演出过.重庆湖广会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4
p15
p16
p17
p18.重庆湖广会馆位于重庆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扩建.会馆占地面积8561平方米,有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及四个戏楼,包括广东公所、齐安公所.会馆建筑浮雕镂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题材主要为西游记、西厢记、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图案,还有龙凤等各种动物图案及各种奇花异草等植物图案.整个古建筑群雕栏画栋,雕刻精美,是中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东水门一带,按照风水学说,河道弯曲的内侧是“吉地”,外侧是“凶地”.东水门一带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风水很好,会馆就选址于此.
p19
p20.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当时的执政者就将湖广百姓迁往四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百年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广会馆也就应运而生.祖上或许正是那时随移民来到重庆,所以来到湖广会馆就觉格外的亲切相熟了.譬如方言所说的“崽儿”、“抄手”“啷个”等乡土方言,都是源于湖广方言.湖广填四川前的宋代川音,已经无法听见了.当年的湖广会馆是重庆“八大会馆一公所”中最繁华的一个.会馆的领导一般叫“当家的”,管事的是“二当家”,为人往往八面玲珑,会馆经营得异常红火.湖广会馆的围墙样式,是明清时期常见的黄色封火墙,以直线构图而呈阶梯状叠落,又称‘码头墙’,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这样的设计,使整个湖广会馆呈“L“形,从山坡上直冲而下,围墙联绵不断,造成异常震撼的视觉冲击.
p21
p22.禹王宫大殿通高12.5米、进深14米,大殿和戏楼飞檐下,刻着“二十四孝”.
p23
p24.无论是四川还是北京抑或重庆,但有湖广会馆就有禹王庙或禹王殿.300年前的湖广会馆在每年正月十四都要举办禹王庙会,祭奠禹王,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传说大禹治水,就曾经居住重庆,连儿子生在重庆也没有回家看看.所以重庆南岸还有个地方叫弹子石,意为诞子.禹王宫是由早期移民中的湖南、湖北富商、乡绅捐资兴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1759年).禹王宫原是传统的黑青瓦.从清顺治年间早期湖广移民入川时就开始修建,后虽经嘉庆、道光和光绪时候三次重修、扩建,青瓦的风格都保持了最初的样子.1734年发行的清代建筑手册《工程做法则例》明确规定:黄色是帝王之色,京城皇宫就用黄色琉璃瓦;绿色是士大夫的颜色,一般百姓不能使用.黑色属水,水能克火,所以中国民间绝大部分建筑的瓦都是黑青色.山西晋商尽管富甲天下,其深宅大院也只能用黑瓦.禹王宫的黑青瓦正是如此.
p25.解放后各会馆改为了居民居住住房和单位仓库,昔日重庆的八省会馆早已成为历史遗迹,大都不复存在,而令我们所能见到重庆会馆遗迹,只有目前还基本保留完好的湖广会馆群(禹王庙、齐安公所、广东公所及江西会馆部分遗址).因年代久远和历史原因,湖广会馆建筑群现已破烂不堪,大量精美雕刻、雄伟殿堂散落和淹没在已改作居住住房和单位仓库中,在东正街4号商业储运公司仓库院内,还残存着的大殿和戏楼的部分建筑.状元桥洪学巷9号重庆新光包装厂占用的广东会馆的厢房和戏楼上的木质雕刻,虽年久损磨,也依稀可见雕梁画柱精工技巧和金粉的光辉.
重庆市、区两级政府对湖广会馆的保护和开发非常重视,将其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决定进行修复建设.确定从提升重庆历史文化名城品牌、保护古文物建筑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的角度,把湖广会馆修复建设成为一个集历史、文化、人文价值为一体的新旅游观光点.工程已于2003年12月28日动工,计划2005年6月完工,10月对外开放,迎接同期在渝召开的亚太城市市长峰会.
重庆湖广会馆现已被国家三建委纳入《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优先启动的重要旅游项目名单,成为开发建设的新十大特色旅游精品.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重庆湖广会馆将成为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
建筑特色:
湖广会馆封火墙是很具建筑特色的.它对建筑的层数、高差、进退等问题,都能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使单调的悬山顶人字屋面变得错落有致,曲折流畅.湖广会馆的封火墙除了连续不断的特点外,其造型与地形的结合也很有特色.齐安公所的封火墙造型是最独特的.封火墙形式繁多,主要有梯形、曲线形(拉弓墙)、人字形,一字形.齐安公所的封火墙正是曲线形的拉弓墙,呈圆弧形,配以墙体结构的连续,因此视觉上很像翱翔着的巨龙的背脊,龙脊依山势而下,自然气势非凡.北方的封火墙是直线的,讲究中规中矩,庄重但缺乏灵气;而南式封火墙如浙江保留的封火墙,都还能体味出灵动的趣味.湖广会馆的封火墙就是属于南式.
湖广会馆曾经承载了重庆往昔的一段辉煌,而湖广会馆将继续承载新重庆的另一段辉煌.
历史:
历史上重庆明清时期的商业繁盛,吸引了外地大量商人进入重庆市场,尤其是两广、两湖和山西、陕西、福建、江西、云贵等省的商人.各商帮自乾隆时期就陆续在城里设立会馆.昔日重庆城著名的“八省会馆”,都具有相当的规模和经济实力,它们是湖广会馆(又名禹王宫,在东水门内).江西会馆(又名万寿宫,在东水门内),广东会馆(又名南华宫,也在东水门内),陕西会馆(又名三元庙,在朝天门内),福建会馆(又名天后宫,在陕西街),云贵会馆(在绣壁街),山西会馆(在人和湾),同庆公所等.当年的八省会馆中,建筑最宏伟气派的要数财力雄厚的湖广会馆和江西会馆.这两大会馆和相毗邻的广东公所都在商业集中繁华的下半城的东水门内,形成庞大的建筑群,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统称的湖广会馆建筑群.
重庆会馆建筑独特的建筑风格,是清末明初重庆城的一大景观.湖广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又加扩建,总占地面积达8561平方米,坐北朝南,大门面对千帆竞渡的长江.据史料记载,整体建筑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结构严密,气势宏伟,分大辕门(庙门)、大殿廊房和戏楼庭院三部分.大殿、戏楼和廊房的所用木材,都从“楚北运来,投工之多,造工之精,叹为观止.”大殿为重檐歇山式,面积270平方米,通高12.5米,进深14米,阔16米.殿堂与戏楼相连接,大殿、戏楼雕梁画栋,粉壁彩屏,富丽堂皇.尤其是大殿和戏楼飞檐下的环楼木雕,雕刻着“二十四孝”和《西游记》、《封神榜》中的人物故事和山水花鸟,工艺精湛,刻镂逼真,画面屡出不穷.更为壮观和珍贵的是会馆的辕门建筑,大门为仿木结构重檐石排楼,高6米、阔5米,石雕上山水、人物和花鸟图案,玲珑剔透、千姿百态,工艺十分精巧.大门两侧有一对石雕的文武狮子峙立相望,堪称四川石雕艺术中的珍品.
另一会馆广东公所(又名南华宫),始建于康熙年间,公所位于下洪学巷19号、33号.与湖广会馆毗邻.该公所(公馆)现存主体结构呈四合院布局.四周高墙耸立,南北长30.5米、东西宽25米,原进会馆之大门在33号院内.原入口大门为牌楼式,四柱三间五楼.各楼翘角飞檐,楼面房脊、瓦垅、滴水俱全.有二圆形漏窗.门上竖额饰浮雕卷草龙经纬度,上有“广东公所”四个金灿灿的大字,标示整个建筑的隶属关系和性质.
广东会馆大门门楣上题刻“南岭观瞻”和两侧门上题刻“岳峙”“川渟”.院内以戏楼为中心,三面是耳楼和看厅.戏楼为木结构歇山式淡绿加黄色琉璃瓦顶,戏台高2.8米,台顶是叠涩八角藻井,额枋雕二龙戏珠,颇为鲜见的是龙身、龙头用用了两种不同的艺术加工手法,龙头系圆雕并镂空龙嘴,嘴内含珠可转动,龙身则采用浅浮雕手法制作,纵观龙雕,活灵活现,可称巧夺天工.两侧耳楼为观戏楼厢,中为天井,从戏楼过天井至看厅分前全两厅,皆悬山式小青瓦顶,梁架结构为七檩七架梁.此看厅上雕刻非常丰富,卷棚檐口下四撑拱的镂空戏雕可谓精美绝伦.刻鬼、刻神多是《封神演义》内容.也刻清代官吏办案情节.穿枋、额枋戏雕、成段、成组涉及多个戏目.也刻游龙、瓶花图案等.雕刻至今金光闪闪,是极珍贵的戏曲文物.两旁看厢分别有两额匾书字,一为“骋怀”、一为“游目”,意即观戏使人胸怀宽广、饱眼福知天下事.该会馆的后殿建筑已在解放东路小学时被拆除.广东公所的规模不太大,但木雕非常精美.
齐安公所于下洪学巷44、36号两个大院内,实际是湖北地区会馆,称呼为“帝主宫”.系湖北原“齐安郡”籍人士集资修建,建于清嘉庆年间,齐安公所建筑布局依中轴线排列、由下往上戏楼、天井、两厅、进厅、大殿,两侧是附属建筑.在墙身紧连的石门上可见“齐安公所”四个阴文大字,门匾上所嵌青花、彩瓷片不少为龙纹.另院外墙面存青砖,砖上模印“齐安公”三字.左侧院有一木结构青瓦面的厢楼,临窗远眺大江位置较佳.
江西会馆(又名万寿宫),同时又是苏皖两省重庆同乡会的会址,在东水门内芭蕉园,与湖广会馆毗邻.江西会馆由于当年在重庆的江西富商巨贾多,建筑得十分富丽气派.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最富有特色的是会馆内一楼一底的戏楼,设计讲究,金碧辉煌,为单檐歇山式大房顶,房顶均用景德镇窑烧制的黄绿两色琉璃筒瓦,戏台台阶和台口都是景德镇出品彩绘花鸟人物画面的瓷砖嵌铺,戏台台口两边厢房和戏台的飞檐均布满着精刻的木雕.雕刻着山水、人物花鸟的精美图案,雕工精细,造型生动.从这些会馆金碧辉煌的建筑,充分显示着200多年前,西南商业重镇重庆万商云集,八省通衢的繁盛,也充分显示古能工巧匠技术之高超.
注
相关文字资料来源网络
我的相关博文:
重庆游·世界奇观武隆的芙蓉洞/下篇… 2012-10-06 09:20
重庆游·最亮丽的城市名片洪崖洞夜… 2012-09-30 06:35
重庆游·世界奇观武隆的芙蓉洞/中篇… 2012-09-24 05:26
重庆游·千年古刹罗汉寺 2012-09-18 05:32
重庆游·世界奇观武隆的芙蓉洞/上篇… 2012-09-14 05:52
重庆游·武隆天生三桥鬼斧神工 2012-09-04 05:42
重庆游·大足石刻-宝顶山/下篇 2012-08-21 10:36
重庆游·大足石刻-宝顶山/中篇 2012-08-11 00:05
重庆游·大足石刻-宝顶山/上篇 2012-08-01 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