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游·武隆天生三桥鬼斧神工

(2012-09-04 05:42:04)
标签:

佳能

7d

摄影爱好

图片欣赏

原创

分类: 旅游篇

拍摄时间:2012年7月24日

拍摄地点:重庆的武隆景区

用佳能7D机,佳能红圈24-105镜头

小象飞飞拍摄,xzll后期整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武隆,地处重庆市东南边缘,乌江下游,武陵山与大娄山结合部,位于东经107°13'-108°05',北纬29°02'-29°40'之间,东西长82.7公里,南北宽75公里,全县幅员面积2901.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5万亩,县城建成区5.1平方公里.东邻彭水,南接贵州省道真县,西靠南川、涪陵,北与丰都相连,距重庆市区128公里,处于重庆“一圈两翼”的交汇点,自古有“渝黔门屏”之称,是千里乌江一颗璀璨的明珠.现辖26个乡镇,40.84万人,县城所在地为巷口镇.

 

重庆游·武隆天生三桥鬼斧神工

 p2.武隆设治,始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据《寰宇记》载:“以邑界武龙山为名”.《明一统志》载:今核桃乡内,一山“逶迤如龙,下有空洞,即武隆山也”.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与广西省一县同名,故改“龙”为“隆”,寓兴旺发达之意,更名武隆县,相沿至今.

 

重庆游·武隆天生三桥鬼斧神工 p3.地理环境武隆县属渝东南边缘大娄山脉褶皱带,多深丘、河谷中,以山地为主.自然概貌为八分山,分半地,半分水.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东山菁、白马山、弹子山由北向南近似平行排列横穿全境,分割组成桐梓、木根、双河、铁矿、白云高地.因娄山褶皱背斜宽广而开阔,为寒武系石灰岩构成,在长期的地质作用过程中,背斜被深刻溶蚀.乌江由东向西从中部横断全境.乌江北面的桐梓山、仙女山属武陵山系,乌江南面的白马山、弹子山属大娄山系.木棕河、芙蓉江、长途河、清水溪、石梁河、大溪河等大小支流由南北两翼汇入乌江.由于深度溶蚀形成的深切槽谷交错出现,构成全县崇山峻岭,岗峦陡险,沟谷纵横,伏流交错,溶洞四伏.最高仙女山,主峰磨槽湾海拔2033米,最低大溪河口海拔160米,一般相对高度都在700米至1000之间.乌江是该县唯一通航河道,流经十六个乡镇,东起木棕河,西至大溪河,行程80公里;两岸河谷狭窄,江水奔驰于悬崖峭壁间,重峦叠嶂,山峰重入云,江出一线,气势雄伟,航道多峡口险滩,尤以羊角碛五里滩蓍称.全县除高山和河谷有少而小的平坝外,绝大多数为坡地梯土.土壤多属黄壤、黄棕壤,其次紫色土.自然条件较差.气候温湿,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8℃,年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5℃,最高41.7℃,无霜期240天至285天.年降水量1000~1200㎜,四至六月降水量占39%,主要灾害有冰雹、山洪、大风.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区,每年约有五个月的多雨季节,雨雾蒙蒙,日照少,气温低,霜期长,秋风冷露对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大;在600米以下的地区,易遭旱灾.山上山下温差10度左右,立体气候较显著.在辽阔的山区,资源丰富.以松、杉、柏为主,森林面积约66万多亩;已采矿藏主要有煤、铁、硫铁矿、铝矿;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有油桐、卷子、生漆、茶叶、黄连、苎麻、杜仲、烤烟等数十种,有的品种已被列入全国和市里的基地.水产资源丰富,除提蓄引灌外,拦河筑坝修建水电站,目前境内有大、中、小水电站100多个,在高山,为虎、豹、马豹、猴、野猪等野生动物栖息之地.经专家考察发现,在武隆县白马山原始森林区有小熊猫、灵猫、林麝、银杉、真楠、大鲵等国内外珍稀动物.武隆县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以其秀美的山川、神奇的溶洞、幽静的大峡谷,古老的原始森林、独特的南国草原著称于世,武隆正以“梦幻武隆”品牌向国内外推出武隆旅游.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4.天生三桥风景名胜区三座天生石拱桥---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均孕育在武隆洋水河大峡谷上.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平均高度达240余米,宽度100米以上,三桥间距在800米之内,呈弧开串联,形成了一峡吕三桥夹二坑的世界地质奇观.其间的泉:一线泉,泉从桥顶呈一条线状垂落至地面;雾泉,泉水从洞顶一小孔中喷出形成浓雾悬浮空中;珍珠泉,泉水从高100多米的桥油油顶附向地面,中散如珠,晶莹剔透;三迭泉,一泉自石壁流出三迭“龙嘴”入溪;灵泉,由地面涌出,声如琴奏.洞:仙人洞、龙泉洞、七十二岔洞、迷魂洞、在峡谷绝壁之间,洞洞相生,形态各异.坑:三桥间的天龙坑、青龙坑深度和直径都在200米以上,气势雄伟,光彩秀丽.它们与桥相映成辉,组成了绚丽多彩的风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5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6

 重庆游·武隆天生三桥鬼斧神工

 p7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8

 

重庆游·武隆天生三桥鬼斧神工

 p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0

 

重庆游·武隆天生三桥鬼斧神工

 p1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2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3

 

重庆游·武隆天生三桥鬼斧神工

 p14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5

 

重庆游·武隆天生三桥鬼斧神工

 p1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17

 

重庆游·武隆天生三桥鬼斧神工

p18

 重庆游·武隆天生三桥鬼斧神工

 p19

 

重庆游·武隆天生三桥鬼斧神工

 p20

 

重庆游·武隆天生三桥鬼斧神工

 p2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2

 

重庆游·武隆天生三桥鬼斧神工

 p23.龙水峡地缝幽邃梦境龙水峡喀斯特峡谷地貌的浓缩精华版,全长4公里,山道弯弯嵌绿树,小溪潺潺扬迷雾,幽邃的龙水峡地缝静得让人听得到心跳.人在栈道行,水在脚边流,水因地势、乱石而异向,或急或缓.身在谷底,仰视天小,峰回路转,远树白云,俯仰之间,不由顿生柳暗花明之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4

 

重庆游·武隆天生三桥鬼斧神工

 p25.龙水峡地缝式峡谷,“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武隆县仙女山镇境内,距县城15公里.该地缝是几千万年前造山运动而形成,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峡谷长5公里,游程约2公里,谷深200--500米,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景区玲珑秀丽,风光优美.以峡深壁立、原始植被、飞瀑流泉、急流深潭为其特色.银河飞瀑、九滩十八潭、蛟龙寒窟为其标志性景观.景区内的高山、峻岭、峡谷、流水共同构成一幅完美的山水画卷.地缝式峡谷幽深曲折,壁立千仞,仰望一线蓝天,峰矗云涌,加上悬瀑流泉,谭碧涧清,翠竹婆娑,茂林摇曳,徜徉谷中,绝壁、涡穴、裂点、浅滩、崩塌、瀑布、泉水、洞穴等多种地质遗迹尽收眼底.龙水峡地缝是一处较好的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风景区.地缝设施完善,已建成游览栈道、观光电梯、停车场、接待大厅.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6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7

 

重庆游·武隆天生三桥鬼斧神工

 p28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29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0

 

重庆游·武隆天生三桥鬼斧神工

 p31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p32

 

 

相关文字资料来源网络

 

 

我的相关博文 

重庆游·大足石刻-宝顶山/下篇 2012-08-21 10:36

重庆游·大足石刻-宝顶山/中篇 2012-08-11 00:05

重庆游·大足石刻-宝顶山/上篇 2012-08-01 00:05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