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首页推荐】早期给孩子读书的重要性

标签:
育儿 |
分类: 新浪首页及新浪亲子推荐博文 |
文/优悠网上客
幼儿园教育不能代替父母的努力,不要让忙成为我们培育孩子的绊脚石
随着儿子的一天天长大,我对他的早期教育也比较关注,记得10个月的时候,因为在网上好多妈妈带自己的宝宝去早教中心参加了早教课,当时我也可认真了,特别想带宝宝去,可是在和优爸沟通后,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我很不情愿的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其实他不同意的原因有很多,因为他比我考虑的多,所以后来我也就放弃了,用优爸的分析来说,有一点我是认可的,因为我想带儿子去早教中心,也不是盲目的崇拜,学习,我没有想过通过早教中心让儿子认识多少字,学会多少东西,我只是想给儿子找好多玩伴,在一种氛围中养成一些好习惯,无非就是这些,也许有些父母期望会高一些,可是我的仅仅如此!
后来老公说服了我,说是有了去早教中心上课的时间和钱,我们可以自己带他多去外界接触环境,周末没事我们可以带他参加“西安妈妈网”举办的各项聚会活动等,后来想想也真的是这样的,我也不想过早的让孩子受到约束,想想我们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虽说生活在农村没有足够的玩具,可是我们很自由,我们可以自己去玩,不用受到约束,所以很快的我也放弃了自己当时的想法,不过钱也没有省下来,自己给儿子买了各种各样的玩具,买了好多育儿、亲子、还有宝宝书,下来也着实花了不少的钱,可是这其中让我自己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我觉得我太喜欢了,有时我都想,我要不要也改行,向这个方向发展那,呵呵,只可惜我懂的太少太少了,好羡慕那些幼教专家,不过更多的是尊敬!
下面来说说读书的事,以前我和儿子进行的活动,多是玩玩具,看《噼呖啪啦》、《大鸟和小鸟》、《乐乐趣》、《童谣》等……
不过这次估计也坚持不了多久,因为UU还是要回去几个月,但是我不管,只要他在我身边几天,我都会坚持给他读,这次我先从《弟子规》读起,我觉得简直太经典了,真不亏被认为是儿童经典教育的启蒙教材,我自己都喜欢到家,我们小时候家在农村,父母要下地干活,也没有条件给我们读经,也没有早教中心可送,当然也没有太多的钱买太多的书和玩具,所以就是在疯玩的条件下自由的长大,我想现在社会上为什么有好多人不尊敬父母,老师,不和兄弟姐妹各平相处,应该都是对《弟子规》《三字经》等圣贤书读的太少了,从小没有受到此方面的熏陶,所以没有道德的观念,连同一些所谓的高学问者也有类似的状况!我想大家身旁可能或多或少的都有类似的人,当然有的人是受父母或者身边人的不尊敬长辈而学来的,有的人则是自身思想品德有问题!对金钱或者利益看的太重了!
和UU一起学习了《弟子规》,我觉得对我很有帮助,对儿子更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我们带UU出去,他想玩别人东东,或者我们给他买吃的时候,他会叫“阿姨”,“姐姐”……什么的,不会像以前那样,喜欢上的东东不管是不是自己的,直接拿,不知道是他长大懂事了还是……不管我想这应该是这段时间学习《弟子规》的功劳,所以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弟子规》学习玩了,下来就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当然还有经典的书,《论语》《大学》等,我一定会坚持和儿子读下来的!
对了,只说读了,还没有讲我们讲的一些问题,因为孩子大脑机能和大人的不一样,我在读书的时候UU他不是在认真听的,可能好多家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有时让我感觉他压根就没有听,只是自己在玩自己的,有时在玩车,有时在玩球,有时在玩娃娃,刚开始的时候让我感觉很失落,我也查了许多这方面的资料,发现其实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下面借用“成长之屋”的一段话:成人在聚精会神地做事时,旁边有很大的响动,譬如狂风大作、雷声滚滚、暴雨倾盆等等,自己可能都不会觉察。而孩子却做不到。成人面对一段文字,如果“人在曹营心在汉”,即使眼睛看半天也可能没看进去。只有强迫自己“用心”看,才能有所收获。这种强迫自己记忆的方式叫“机械记忆”。“无意识记忆”是指“不知不觉的记忆”,为孩子的主要记忆方式。也就是说,你要孩子聚精会神,他做不到。年龄越小,大脑的“开放”度越高,无意识记忆的能力越强。孩子大脑的“无意识记忆”特征,决定了孩子可以“一心二用”,决定了孩子玩的时候父母也可以为他读书或放录音。父母不需要在乎孩子在干什么,也不需要对孩子提出“你好好听”等要求,更不需要质问孩子“你听进去没有”,只要坚持高声诵读或播放录音,即可马到成功、水到渠成。所以后来我也不管他在做什么,我自己读自己的,有时他会过来拉下我手中的书,有时他会过来想坐在我的怀中,由于时间有限,我每天也就只有半个小时的读经时间,我只是希望用这半个小时的时间,教会他一些该知道的道理,当然对现在的他来说,只是先装在脑中,无从理解!
下面说说我昨天学到几个新词,因为怕篇幅太长,博友们要说我了,就先简单记录下来,下次再进行解释:
1.印刻语言
2.暗示跟读
3.三示推动
好了,最后再提醒大家一下,普通的画报是启蒙,经典的名篇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