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edison2y10m话题讨论家事埋怨争执优缺点训话成长记录 |
分类: 博客首页推荐 |
再过两个多月儿子就满三岁,随着年龄增长,他不再是简单的奶娃,除了会看懂我们脸上的情绪变化,察觉语论气氛,也能听懂我们的交谈内容。别看孩子小,他也会有自己的思维,对一些听见的事情,是懂非懂的,偶尔也会想要参与话题,一起说说。有几次因为聊天的音量过高,他以为我们生气了,忙着说:“生气了,不要生气。”,然后就坐在我们身边,这其实是误会了。有时候我们会说起孩子刚才犯的错误,他听见了抬起都看着我们。孩子的几次举动提醒了我要注意言语,这让我开始思考当孩子在身边时我要怎么说话,应该说什么话题。我是一个心直嘴快的人,有时候不该说的话也会脱口而出,以下的几点是给自己的提醒。我想给孩子更多积极的生活、正面的引导,希望自己能做得到位。
1、不谈家长里短
家家有本难念经,每家有每家的生活方式,即使我们看不过去也不能在孩子面前议论,尤其是话题牵涉到亲戚朋友。虽然这是我们常常会聊到的事,但是孩子听见了未必能理解其中的原由,这往往会导致孩子对某人有错误的印象,或对他人的印象有所改观。
2、不埋怨至亲
两代人有不一样的想法,这就是代沟,人与人相处就会因为一些不统一的行为或理念,而其中的一方或是双方都感觉到受伤害。人都有倾述欲望,这时候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埋怨亲人,当孩子看着这一方在埋怨另一方,他会感觉到无助,缺乏安全感。
3、不争执,不吵架
越是亲密的人,越是会为了微不足道的事而引发争论,这时候人处于冲动的状态,要是孩子在身边,我们的言语和行为对他是一种冷暴力。这种伤害会让孩子印象深刻,甚至影响生活。
4、不说其他孩子的表现
当了妈妈后时常会和其他妈妈一起聊起孩子的事,但是在孩子面前我极少说起其他孩子,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特长或特点。小时候妈妈喜欢举出一些例子,如:某某孩子什么好,要我们学习。刚开始很有效,但是听多了这些话,让我觉得有股压力,甚至缺乏自信。
5、不过度讨论孩子的优缺点
聊天时谈论孩子的优缺点时要把握尺度,过度批评或夸奖孩子就像是给自己和孩子贴上标签一样,随意给孩子定位会产生压力。尤其是对不怎么见面的亲友,会容易引导别人对自己和孩子有错误的印象,有时候也会带来影响。
6、不在公众场合训话
孩子都有调皮和无理取闹的时候,要是发生在公众场合,有些情况会让我们觉得尴尬。我觉得当众给孩子说教是件不尊重的行为,有时候甚至没有教育效果,还会把情况能得更僵。通常我们会把孩子带离现场,然后在人少的角落再进行教育。
7、不把孩子的错误挂嘴边
孩子每天都在成长,不断的在探索他无知的世界,也时常会制造错误。有些错误能马上改正,反之有些则需要一段时日才能纠正过来。要是我们常在孩子面前提起过去的错误,这会给孩子一种消极的讯息,没有鼓励作用,有些孩子会因而产生自卑心态。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每当孩子吸取教训了就把这一页翻过去,从新开始新的成长旅程。
8、不要发出烦躁的声音
我性子急,着急的时候语速就变快,培爸都没听清楚,更何况是话头说不全的孩子,遇事时说话的声音分贝也高得厉害。有些事其实是很小的事情,但是我的语气却给孩子对事件留下极深的影响。所以,我现在一直在提醒自己说话时一定要把语气放柔和,语速在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