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侯牛腩

标签:
柱侯牛腩牛腩牛杂坑腩萝卜牛腩 |
分类: 工笔.上海 |

(原文发布于2018-02-01 新浪博客,整理存档)
每次在中华超市买牛腩,师傅都问:皮多肉多,还是,肉多皮多?我总是为难得要死,如同面对哈姆雷特的生死之问,难以抉择。
上海人以前勿大吃牛羊肉的。牛腩这些,都是改革开放之后才进入上海人餐桌的食物。
老早听我妈讲,上海的一条弄堂里,家里伙食最好的是广东人,吃得最做人家的是宁波人。中学时代,我细心观察我所有祖籍广东的同学,结果发现还真是的:每一个都是白白胖胖的,和印象中瘦削的广东人相貌完全不同。后来改革开放,稍许见了点世面,原来我那些同学,竟是香港写字间年轻人的翻版:生活算得养尊处优,精于饮食,又不需阳光暴晒下的劳作,面孔上似乎都写着四个大字:“太平盛世”。不似内陆的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忧国忧民”,即便装装样子,也是要的。好吃懒做,是资产阶级可耻的生活方式。
太平盛世的富裕之乡,别说资产阶级,即便底层平民,广东人真是把吃做到极致。哪怕是街头的杂碎小食。牛腩便是其一。
牛有13根肋骨,美国切割法中,前五根为brisket, 6-12根为plate, 13根后为flank. 我以前写过,如果炒牛柳(嫩牛肉),西冷极好;而喜欢稍微有些嚼劲的,比如干煸牛肉丝,切自牛侧腹的beefflank,或牛的横膈膜肉beef skirt则更为理想。
正宗的牛腩是坑腩,大体为plate部分,即牛肋骨之间的肌肉和脂肪,贴着肋骨的筋膜,连着牛骨软膏,用于清炖煲汤。煮炖完毕,软糯滑溜,唉,那个好吃呀!如果没有那个细分的条件,一般般的牛腩买回家,那么,最好搭上一些牛筋同煮才好。
煮牛腩非常简单,把牛腩切大块,先出一潽水,也就是热水煮开,洗去杂沫。另取一口保温的铸铁锅,leCreuset之类极为合适。加入姜片、葱节和料酒,洗干净的牛腩大块,加水至淹没牛腩,合盖烧开,转中火炖一小时。关火,焖半小时。此时,可以加入出过水的牛筋。再大火烧开,转中火炖一小时。关火,焖半小时。经过两道间歇火的炖煮后,将食材捞出,切小块。第一步完成。一次多炖些,分份冷冻。需要时取出,做成萝卜牛腩、咖喱牛腩、柱侯牛腩......
我平日里不爱吃猪肉,比如红烧肉之类。反倒喜欢牛腩、羊杂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小食。常烧的便是柱侯牛腩,也就是用柱侯酱烧牛腩。柱侯酱,相传是由佛山厨师梁柱候创制,算得是粤菜里不可或缺的一种酱汁调料。用柱候酱作主要调料比较经典的菜肴是柱候鸡、柱候鹅、柱候猪手、柱候牛腩等。
锅子烧热,加入葱姜和柱侯酱,少许料酒,牛腩,牛筋等,翻炒。每种柱侯酱的甜咸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适量糖和生抽。加入适量汤水,小火焖炖半小时。改大火收汁,记得不要一下子收得太干。
这就完成了,柱侯牛腩。老下饭的嘞!再加一碟青菜,小碗豆腐,与我便是太平盛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