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糖焦了没

(2012-01-18 03:18:23)
标签:

焦糖

caramel

手工制糖

分类: 实验厨房
糖焦了没
奶油巧克力的、生姜的、南瓜核桃朗姆酒的caremels,提前祝大家新春快乐,生活甜蜜!
我不爱吃糖,从小就不爱。确切的说,不喜欢那些单调的甜,夹杂这香精色素的工业味。但caramels不同,我喜欢。买些上好的有机蔗糖,煮到不同程度的焦香,加入各类调味配料,做成手工焦糖。新鲜,不那么甜,衬着微微的苦,香得有层次,颜色也华丽丽的漂亮。
曾有旧文,关于美拉德反应。很多同学都由此与我谈起美拉德反应与焦糖熬制的关系。
与糖有关的褐变(Browning Reaction),通常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在有胺伴随下的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即由葡萄糖与NH3-R生成SehiffsBase,加热后N-取代葡基胺(N-substitutedqlycosylanine),产生褐变,其前提条件是蛋白质和葡萄糖
二是单纯的焦糖化反应Caramel,高温使碳水化合物产生醛类,伴随香气和色泽的变化,其前提条件只需
现代科学还不能彻底地解释“褐变”的原理,但我们的生活却早已离不开她们。比如酱油中的耐盐焦糖,可口可乐中的耐酸焦糖,再比如红烧肉中的炒糖色.....国外的焦糖品种非常多,还有各种风味焦糖,即利用不同的氨基酸,使焦糖产生特殊的气味。这在国内尚属空白。尽管如此,“焦糖”“焦糖酱”仍是网络烘焙领域,不求甚解,被滥用最多的名词。
糖焦了没
熬糖是学问,至可以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最浅显,且实用地讲来,糖果的香味与软硬,取决于糖浆熬煮的最高温度:
Thread Stage/230°F–235°F/糖浆纯度: 80%
滴入水中呈线形,无法成球形。用于糖浆制作,淋甜点,冰淇淋。
Soft-Ball Stage/235°F–240°F/糖浆纯度: 85%
滴入水中呈柔软的球形。用于Fudge软糖、pralines核桃糖、fondant翻糖制作。
Firm-Ball Stage/245°F–250°F/糖浆纯度: 87%
滴入水中呈硬质的球形,捞起自己不会扁瘪。
Hard-Ball Stage/250°F–265°F/糖浆纯度: 92%
滴入水中呈坚硬的球形,捞起挤压不会变形。用于Nougat牛轧糖、 marshmallows棉花糖、 gummies水果凝胶糖、 divinity糖、rock candy冰糖的制作。
Soft-Crack Stage/270°F–290°F/糖浆纯度: 95%
糖浆顶部的起泡变小,浓厚,紧密,滴入水中,成线形,捞出后柔软不会破碎。用于saltwater taffy盐水太妃糖、butterscotch奶油糖的制作。
Hard-Crack Stage/300°F–310°F/糖浆纯度: 99%
滴入冷水呈硬脆线形,易断。用于toffee太妃糖、nut brittles坚果脆糖、lollipops棒棒糖制作。
Caramelizing Sugar /320°F-380°F/糖浆浓度: 100%
根据温度不同具有不同的口感,为食物增添风味。
(注:以上温度为海平温度,海拔每升高500英尺应减去1°F 。)
糖焦了没
没事儿自己做点caramel吃。试试吧,由着自己喜欢加入牛奶、生姜、南瓜、枣泥、花生、核桃、芝麻、枫糖、肉豆蔻、酒、巧克力、咖啡、水果.....可软可硬,可浓可淡。
记得用一些玉米糖浆,可防止结晶,使口感顺滑,推荐英国出产的Golden Syrup。
还有一点,更多丰富的口感。
附送一个最基本的食谱,自己做上一两次就能掌握了,慢慢变化出自己喜欢的口味。
巧克力奶糖 Chocolate and Lemon Caramels
Recipe from Chocolate Desserts by Pierre Herme
60块
材料:
1 ¾ 杯(435g)奶油heavy cream
1 2/3 杯(340g)砂糖
3/4杯+2tbsp(280g)玉米糖浆
½ 个柠檬的皮,擦丝
3tbsp(45g)含盐黄油,切3片
4盎司(115g)苦甜巧克力,推荐Valrhona Guanaja,切碎
做法:
1.取8英寸(20cn)方盘,铺上铝箔,抹少许油。
2.奶油煮沸。
3.糖、玉米糖浆、柠檬皮丝放入一口深锅(铸铁或保温材质),中火搅拌,熬至深褐色,依次加入黄油、奶油和巧克力,继续搅拌,煮至243F/117C。
4.倒入方盘,冷却至少5小时以上或过夜。
5.去掉铝箔,切块,包装。室温密封储存,4日内食用。
糖焦了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PotatoGnocchi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