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檀作文是我在北大的下铺室友,他十几年来一直喜欢李白,我是非常清楚的,当年我们在“人到中年”网站上玩的时候,他的网名就叫“唐时李太白”,那时他的个性还要张扬些。现在,他写出了自己的《大唐第一蛊惑仔--李白实录》一书,读完后,我要像他一样感慨,他说恨自己不是李白,我则恨自己为什么没有这样深刻的目光来解读李白。
后来几天非常热闹,几个朋友都跟我说起这本书,说他的书名起得很轻薄,这个也许罢,但是我们不是檀作文,我们既然没有像他那样熟读过李白,又缺乏他那样的悟性去解释他心目中独特的李白,又有什么资格去替他起书名呢?就凭着我们从中学语文课本里学来的寥寥可数的几首李白诗歌?还是中学历史课本里学来的短短的几段李白生平?
后来几天非常热闹,几个朋友都跟我说起这本书,说他的书名起得很轻薄,这个也许罢,但是我们不是檀作文,我们既然没有像他那样熟读过李白,又缺乏他那样的悟性去解释他心目中独特的李白,又有什么资格去替他起书名呢?就凭着我们从中学语文课本里学来的寥寥可数的几首李白诗歌?还是中学历史课本里学来的短短的几段李白生平?
再后来几天,关于这本书,更是恶评如潮,网上网下,骂声不绝于耳。那些愚昧的网民便罢了,更有一些所谓作家学者,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文盲特色,也跳将出来,说什么“我不用看书,就知道这是一个神经病。我不骂他,骂他是为他做宣传”。不看书就骂人家是神经病,还说“不骂”,类似的神经病兼文盲,他们无耻无畏的态度真让人哭笑不得。是什么给予了他们如此无耻无畏的态度?难道仅仅因为这是一个文化大滑坡的时代,他们就可以有恃无恐吗?
我认为檀作文的这本书写得好,并不在于他在多大的程度上还原了真实的李白,只是本能的觉得,他这个还原是一般冬烘学者无法达到的。历史上的李白实实在在就应该是这样。伟大的人物通常有世俗所谓的“卑劣”品格。所以我一直感慨,庸人们既享受了才人们给他们带来的文明,又希望后者过得像他们那样庸庸碌碌和循规蹈矩。如果李白不是这样一个“卑劣”的人,他又怎么能写出那样伟大的诗歌呢?和他创造的灿烂诗篇相比,那个时代给予他多少荣誉和利益都不过分。
而且,我觉得檀作文的李白写得好,更重要的并不在于他揭示了真正的李白与否,而是他通过李白抒发了自己的愤懑。从这个方面来看,真正的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好的作品向来不是好在能纤毫毕现地还原别人的,而是好在能通过别人来抒发自己的。如果檀作文只是为我们考证了一个真实的李白,我反而觉得这也没什么了不起了。
我遗憾自己没有找到像李白这样的一个人物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但我会创造一些像这样的人物,让大家知道,我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活过。
当然,这些任重而道远。
而且,我觉得檀作文的李白写得好,更重要的并不在于他揭示了真正的李白与否,而是他通过李白抒发了自己的愤懑。从这个方面来看,真正的李白到底是什么样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好的作品向来不是好在能纤毫毕现地还原别人的,而是好在能通过别人来抒发自己的。如果檀作文只是为我们考证了一个真实的李白,我反而觉得这也没什么了不起了。
我遗憾自己没有找到像李白这样的一个人物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但我会创造一些像这样的人物,让大家知道,我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活过。
当然,这些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