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留美坐家美食印度料理玛萨拉鸡 |
分类: 留学那点事儿 |
印度原文的意思里,Tikka是指烧烤过的;Masala,则是一种特制的咖喱酱汁。这道菜是先把鸡块用腌料及酸奶腌过,然后在印度特有的tandoori烤炉里烤熟;再以番茄,椰奶,以及其他十多种印度香料煮制而成。色泽偏橘红色,非常养眼美观,口感小酸小甜,说不出来的浓香。
这道玛萨拉鸡的来历众说纷纭,不过据说是全世界各地的印度餐馆里最最popular,点击最高的一道印度料理,颇有一点印度料理入门菜的地位。我吃过不下十几二十家各地印度餐馆的玛萨拉鸡,也到过两家印度人家里吃过印度煮妇亲手做的玛萨拉鸡,却发现没有两处的味道是一模一样的。有一次好奇上网查了查菜谱,很搞笑的是,一共查到洋洋洒洒二三十种玛萨拉鸡的配方做法,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香料,只有唯一相同之处——必有鸡肉,呵呵。
自己试过几次用各种印度香料从头做起,麻烦又浪费;后来发现超市有卖现成的tikka
masala酱汁,好吃极了,省事还省钱。上海古北那里的家乐福超市里,有很多外国进口的调味品卖的,我见过不少种类现成的印度料理调味包,加上鸡肉就直接就可以做成玛萨拉鸡。
一说起印度,总让我想起从前电影里那些个风情万种,点着朱砂痣的印度美女们。因为她们有西方女性鲜明突出的五官及体貌特征,兼有东方女性含蓄神秘的风韵,近些年来印度美女在全球大出风头,屡出世界小姐,环球小姐,以至于在印度国内都衍生出了美女产业,尤其是选美学校。据说贫穷人家的女孩儿如果有几分姿色,是要想尽办法送她进选美学校的,希望女孩能从此出人头地,改变自己及家人的生活状况。
某一次家里请一堆朋友吃饭,其中有一个印度同事说给我们听这些八卦事儿。我就好奇地问,从前你们宝莱坞电影里的美女大多比较丰满,和现在的骨感标准差很远啊。那些选美学校里肯定严格控制准美女们的饮食吧?吃啥呢?魔鬼塑身。。
印度料理多半口味很浓重,一定是配白饭或nann饼,不胖才怪。。。反正,正反,想当选世界小姐嘛,这道玛萨拉鸡是决不能吃滴,因为超级无敌下饭啊。
这些年在国外读书,工作,认识过不少印度人。。今天先说说那个印度美女博士吧。。。其实,严格地说,她最终并没有拿到博士学位。
她是第一个算得上朋友的印度女子,还是我念博士的时候认识的。比我高一届,因为上同一门选修课常常坐一起,互借笔记和考古题,就认识了。她的脸部轮廓相当清晰,浓眉大眼高鼻翘嘴,肤色比较黑;虽然身材娇小,够不上世界小姐的标准,但她在大学校园里已经是非常出挑的了。(估计够标准的都去选美学校了,)
她叫什么名字,实在是想不起来了,老长一串字母,结尾是类似“里”发音的;反正我们中国留学生圈子里给她偷偷起了个外号叫“咖喱公主”。她功课非常好,博士论文也进展得很出色。她很有主见,待人接物也是不卑不亢。我们还在懵懵懂懂忙课题忙“cum ”考试,她就已经计划好了自己的将来,博士,博士后,大学教职。她说将来一定要当教授专心做学问,所以偶尔我们也当面叫她“居里夫人”。
认识她的第二年暑假,她突然决定回国休假一个月。可是,一个月过去了,她没回来,大家也不在意,反正假期嘛;结果开学了,她却再也没有回来,就此销声匿迹。她的室友后来告诉大家,原来她紧急回国是因为家里人给她定了一门亲,男方好像家世不错,地位(种姓)很高,执意要立刻见人相亲。结果,对她满意了,又强硬要求她放弃学业,立刻准备出嫁。后来就再也没有她的任何信息了。。。
与此差不多的时候,在中国留学生圈里也出了一档不大不小的事儿。我们学院里有个男生鞍前马后费尽心机地,为他的未婚妻办好了入学录取通知以及担保,机票等一切事宜,终于把未婚妻接来了。。。结果那个女孩子却翻脸不认帐,说是一直把他当异性好朋友,绝不是男朋友,更不是未婚夫妻的关系。这种事情,局外人都是说不清的,即便是我。我和女孩家里算是世交,那个男生也曾是我老爸的学生。结果那个男生大受刺激,就跟祥林嫂一般,成天咬牙切齿地见谁就叨叨那个女孩是蛇蝎心肠;那个女孩也被中国留学生圈所排斥,成天形单影只。。
记得在当时的一次周末留学生聚餐会上,我的大师兄,一北京老大哥,对着我们一帮子丫头片子语重心长地总结道:“你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多幸福。。。咱中国妇女地位真是高啊,要蹬就蹬,要离就离。。看看你们的印度女同胞啊,惨啊。。学术界巨星还没升起就陨落了,赶紧都一拘同情之泪吧。”
都是些陈年旧事了。。
那个中国男生嘛,早已娶得命里注定的美娇娘,有儿有女。。
那个中国女孩子,最终嫁了异族人。。。
如果没什么逃婚,抗嫁之类的意外,想必那个印度女子早已子女成群了吧。。不知道她会不会偶尔想起当年的居里夫人。。。梦想还没有起飞,翅膀就断了。
今儿说书就说到这儿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