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市场小幅高开,在早盘回补完当日缺口后稳步推升,股指再创历史新高,但成交量出现明显的萎缩,两地成交共计2200多亿,这也是市场出现天量3100亿后的第二天缩量,两天下降幅度近千亿元,就是相比昨天的2600亿也减少了近两成。如果说昨天是由于交通银行分流了部分资金造成量能萎缩,那么在没有大盘蓝筹股发行的今天出现缩量则是什么原因呢?
有人会说五一长假将至,投资者不愿恋战,节日因素是缩量的主要原因。其实,节日情结只是缩量的借口而已,众观牛市行情以来,我们发现每次长假前后非但没有出现缩量,反而是交头持续活跃,在长假累积因素的推动下,节后都展开了相对壮观的突破行情。如果是节日因素,那离长假还有两个交易日,而且今年的五一放假前只有一个交易日,那偏偏为什么在今天出现缩量呢?显然,节日有一定的因素,但在日开户数突破30万户的今天显然是不能对缩量的原因自圆其说的。
我们认为,市场自发的因素是造成缩量的根本原因,多空双方的高度对峙是量缩的具体表现。经过了4月19的震荡以来,股指的运行节奏发生了显著变化,前期的走势是成交量温和放大,持续的逼空行情,盘中每次跳水都成为资金入场的机会,而震荡以后股指出现加速过程,量能也跃上了历史新高度,但这个加速过程并没有延续,反而是在3700点的阵地出现了多空明显的转化,多方不敢冒进,空方在经历了几次大跳水都被反击后也不急于发力,而是在默默的积累能量,这种转化的结果就是成交量呈现较大级别的萎缩。由于这次量能萎缩并不是出现在股指下跌的途中,而是在整理过程中,当量能再次放大的时候就会出现明显的方向性选择,而目前还处于观察阶段。
量能的萎缩也使得盘面活跃度大为降低,个股波动空间开始收敛,这和管理层持续监管逐步在发挥威力有密切的联系,管理层对市场的定调和以往发生了转变,不会去刻意打压股指,这些都交给市场自己去办,而为了保持三公,所要做的就是强化和执行及时的监管。前天传闻人民日报发社论打压市场,结果报社出面辟谣,昨天又出现统计局文章,也被媒体给放大,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我们我要客观看待新时期的证券市场,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遵纪守法。市场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短期可能因为蜂拥入市的资金改变了调整的周期,但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当成交量已经萎缩到3300点的水位时,我们也该警惕真正的调整正向我们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