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评价一个企业的优劣?

(2007-12-20 18:33:22)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产经/公司

经济时评

财经

消费理财

企业

管理

分类: 企业管理 行业动态 
    
                   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评价一个企业的优劣?
              --税收和职工收入是评价企业优劣的最好标尺
 
         最近和朋友聊天时提到如何评价一个企业的好坏的问题,因为现在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地方政府或媒体刚宣传表扬过的企业,没有几天就停工了,金融机构刚给了贷款支持,企业经营就维持不下去甚至快面临破产了,许多人都不明白,当时听企业汇报和介绍经验时,企业的前景很好,银行贷款审查时企业财务状况时,报表上反映的企业经营效益也是非常的理想,为什么企业突然不行了呢?
     市场经济变幻莫测,有时确实是市场风云突变使企业无法抵抗,造成企业的突然死亡,而多数的情况是失们没有对企业的没有认真的了解,只是通过对企业的报表和汇报来分析,错误的判断了企业的“好”与“坏”。
        什么样的企业才是一个好企业?评判的方法很多,有从企业管理上分析的,也有从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评价的,还有从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技术含量评估的,也有从企业的财务报表反映的,总之,方法是很多,那种评判方法都有他的道理,但是对于外人来讲(或非专业人士),弄清一个企业的好坏显然用上述的方法就太复杂了,也很容易让企业“钻空子”。 
       实际上现在客观评价一个企业的优劣也不难,我们可以忽略过程而从结果上加以判断,尤其是在信息充分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公开的数据和信息来判断企业的优劣,而不必完全听信企业自己陈述的辉煌成就与丰功伟绩。通过税务局了解企业的纳税记录和查阅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三险一金”信息,就能基本判断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和企业真正的竞争实力。
      从企业的缴税记录就可以判断企业的实力如何,企业的税赋主要有增值税和所得税,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多,说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增值多,说明企业的生产的产品附加值高,同一行业有的企业销售很多,增值很少,说明这类企业产品的档次和技术含量肯定不高,经过企业的生产加工而产品没有很高的增值,这类企业不可能是很好的企业。企业增值税缴纳越多,说明企业的增值越多,对社会的贡献也越多。当然不能单纯看增值税,还要看企业有没有所得税,企业缴纳所得税高低反映企业实现利润的多少,企业缴纳所得税说明企业有效益,有增值税没有所得税,说明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效率不高,企业产品增值没有制造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多,没有效益的企业肯定不是一个好企业,但是也不能完全看所得税的多少,由于所得税有许多减免政策,能够享受政策的企业,其报表上的所得税都不少,但是企业效益并不一定好,有许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其显示的所得税不少(可以减免),但是增值税很少,这样的企业也未必是好企业,没有增值加工那来来的效益,尤其是对加工制造业而言。
   除了从税收上可以看出企业的实力,还可以从普通职工收入上看出企业效益的好坏,一般效益好的企业,普通职工收入也应该不错(职工收入高未必工资成本就高,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如果依靠降低工人的工资而取得的效益并不能算是真正的效益,也不是企业的真正竞争力,而职工真实收入的高低不应该看企业的报表,而应该从劳动保障部门获悉,好的企业都会给职工交“三险一金”(如果企业不给职工缴纳或者少缴肯定不会是好企业),而“三险一金”是和职工的收入挂钩的,通过企业缴纳“三险一金”的数额就知道普通职工的真实收入水平,职工收入水平能够稳定提高的企业肯定是好企业,因为企业没有效益,职工收入不可能提高,企业不赚钱,不可能长期保持职工收入的稳定(除非是一些不考虑企业前途的老国有企业),因为那样的企业最终都是要走向灭亡。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可能处于发展期或者是创业阶段,虽然未来发展潜力很大,可能目前企业的税收贡献不大和职工收入不高,不能说这些企业不好(这些企业也需要支持鼓励),但是其最终的仍然要实现企业要能够取得高税收(高效益)和职工能够得到高收入的目标,否则这样的企业绝对成为不了好企业。
    所以,社会上评价一个企业优劣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可以不懂企业的技术,可以不了解企业的管理水平高低,但是只要我们关注企业的税收和企业的职工收入,我们就可以用这个简单的方法大致判断这个企业的实力和优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