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在“发烧”,谁来给降温?
这几天股市可是热闹非凡,在基金的炒作带动下,股指又是大幅上扬,股指一度接近5000点大关,一度理智的股市又开始了疯狂,而我们的股评专家和一些经济学家更为股指的狂升推波助澜,把人们忽悠的5000点成了大家的希望和目标,而没有人考虑5000点意味着什么和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
股市的“发烧”让许多人失去了冷静思考的理智,人们忘记的股市的作用和宗旨。股市主要目的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融资途径,为百姓投资理财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渠道。而股票价格是反映企业效益和未来收益的一种价值体现形式,股指是股市中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的一种综合反映。
由于人们对企业价值和未来发展的预期判断不同,人们对股票的实际应该拥有的价格也判断不一,这就造成了股票价格的波动,但是无论判断股票价格的高于低都不应该离开企业的实际价值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做依据。这一点实际上谁都明白,尤其是经济学家和我们股评专家们更是比谁都清楚,但是目前他们对股市的分析中谁也不说“真话”,因为说“真话”没有人愿意听,可能还会得罪一些盲目追求炒作的股民,而股市“发烧”则是大家都喜欢的事情,股指上升,股民手中的股票价值增大,虽然可能是“水中月”,但是也可以让股民心里高兴一阵,所以没有人去考虑一直“发烧’可能会伤及身体,对健康的股市带来危害。
股指从4000到4500点,再从4500到接近5000点,只有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们股市的市值就增加了五分之一,超过了我们全年的GDP总量,这个成就显然不是我们上市公司努力的结果,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的业绩并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发展也没有达到日新月异的程度,而造就这个成就的是我们股市的股民,他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的担心,把钱投身了股市,尤其是新基金的入市,和基金经理为了达到他们的业绩考核指标,更是推动了股指的上扬,让股市的发烧的热度不断提高。
股指适度上扬是合理的,是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一种判断,但是过度的狂涨就会带来了危机,是人们炒作的结果。现在的股市上涨的原因就是“钱”太多了,这一点股评专家比我们更明白,股市里面的“蛋糕”就这么大,钱多了,自然价格就高了,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但是股民朋友要明白,股票并不是“蛋糕”,而且我们买股票也不是为了“吃”蛋糕,而是为了获取收益,为了保值增值,市场的经济规律并不能完全适应股市,吹进来的“蛋糕”最后在手里破裂,谁就成了股市的牺牲者,我们的许多老股民都应该有这方面的教训,中国有股市不是没有过泡沫破裂。
现在让人们感觉奇怪的是我们的主流经济学家面对股市的“发烧”却集体失语,没有人站出来为“发烧”的股市降降温,开副良药,也可能是当年著名经济学家吴敬链一句实话让股市回归正常而受到攻击,让我们的主流经济学家们没有人再愿意多说实话了,可是如果没有当年吴老的当头棒喝,我们股市有今天的健康发展吗?所以,我们还是希望有良知的著名学者们敢于站出来客观的分析经济形势,5.30以前不是很多人都发表对股市泡沫有看法的意见吗,为什么现在不说了,难题现在的泡沫比5.30前少很多吗?
当然,我们并不是希望著名经济学家只是简单的指出股市泡沫,让股市大跌,而是希望他们能够为股市的健康发展开出一些良药,让国家采取一些有益的措施,抑制通货膨胀,抑制经济过热,抑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解决老百姓的基本社会保障和弱势群体的生计问题,不能头疼治头、脚疼治脚。我们希望的是让中国的经济能够健康发展,让中国的股市能够成为老百姓放心的投资渠道,而不能让股市成为“赌市”,基金的钱也是老百姓的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