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渝
市场化是近年非常时髦的一句词儿, 但其内涵究竟是什么,
恐怕提出的人也未真正弄清楚。反正市场一有乱象,就端出市场化的盾牌,增发创了世界之最,就说那是市场化,新股发行市盈率高得离谱,也是市场化。既然市场化是从成熟国家股市舶来的,人家的印花税很低,我们为什么就不学其市场化呢?
契诃夫先生有句名言:大狗叫,
小狗也叫。大狗们听听小狗的叫声也并非是坏事。笔者认为:市场化就是让市场来说话,
一切有悖于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市场都会做出公正的回答。那么我们就平心静气来听听市场说了些什么,
还将说些什么?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一方面政策面春风拂面,又开闸了三只新基金;另一方面那家倍受大融资争议的公司,巨额限受流通股解禁。毫无疑问,本轮暴跌始作俑者是“再融资门”惹的祸,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正是从创了史上最大圈钱纪录公开增发公司推倒的,
有人认为投资者反应过激,其实那是市场无声的抗议。于是,圈钱的公司钱还没到手,市值变成了吐出的“二氧化碳”,却先蒸发了1444亿,让持有的投资者亏得要死。据最新数据,在高位套牢的投资者,在牛市中亏损50%的比比皆是。结果,市场愠怒了,闻圈钱色变,一有传闻,先打跌停,甚至连没有传闻但有增发可能的公司都受诛连,跌你没商量。而同样是增发,非公开定向增发的,出来一个涨停一个,市场用无声的语言进行了嘲讽。为什么公开增发和非公开定向增发会冰火两重天呢?非公开增发是大股东资产注入提升业绩(譬如像曾因投资海外引发巨亏后知错即改,刚刚公布快报业绩成倍提升成功扭亏的STTCL董事长李东生将功补过,自己掏腰包用现金去认购非公开增发股权的18%。)
公开增发是资产注水(因股本扩张稀释业绩),
非公开增发是低价增发(锁定时间长);公开增发是高价增发(无锁定时间)几乎百分之百跌破增发价(万科、中信证券增发后暴跌就是最直接的教材)。更为讽刺的是:福耀玻璃为尊重中小股东的意见,紧急停止了38亿的公开增发,结果当日股价却大涨6%。一个尊重中小股东利益的公司,才是巴菲特说的:以股东利益为先令人尊敬的公司,会受到市场褒奖。反之,将被投资者永久唾弃。倘若那些老子天下第一,蔑视小股东一意孤行的上市公司受到市场的惩罚就不足为怪,你要再多的钱,我不陪你玩,你涨到一万元中小投资者也不去接盘,让愿意承销的,吃不了兜着走。这才叫让市场说话。
要真正做到让市场说话,还有几个误区需正本清源:
误区之一:认为来股市里玩的都是有钱的阔老富少,让他们出点血,甚至抽点脊髓,交易成本高点也死不了人。殊不知,数千万投资者大多是穷人,他们有的是下岗职工,有的是退休工人,更多的却是工薪阶层,由于本小且没有更多投资渠道,他们指望在股市里来赚点蝇头小利,可到头来却被成个缺胳膊少腿的半残废。年薪只有一万元的工薪族还要向年薪千万的阔佬“义务献血”,是不是有点太不人道了?
误区之二:认为股民只有几千万,只能代表少数人的利益。他们忘了,每一个股民后面都有一个家庭,已占了全国城市人口的三分之二。股市的每一次动荡,都会使每一个家庭震动,从而波及到几亿城市人口,影响到社会的安定。抽走了股民的养命钱,无疑于抽贫济富。关注民生,难道能把如此大的群体关在门外?
误区之三:愿赌服输。认为中小散户都是投机客,谁让你置风险不顾,要来投机炒题材的呢?买者自负,既然是赌就可能输可能赢。其实,本轮暴跌亏得最惨的是长期在证券市场进行理性投资的中长线投资者,那些过江龙短线赌客早在第一时间逃之夭夭。把长期锁仓的理性投资者挤出市场,只会加剧市场的波动和投机氛围,使市场更加不稳。
误区之四:“再融资门”圈钱“误伤”
到股民实属无奈,是必须付出的市场化的代价。殊不知,几千万股民实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衣食父母,把他们的投资热情给灭了,等于是不准农民种粮食了,证券市场吃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尽管小狗的叫声很弱,很容易被大狗们忽视。但它毕竟是投资大众正义的声音,
人民网针对巨额再融资进行了网上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一天近20万人次的投票中,超过97%的调查参与者反对恶意圈钱。当这些声音汇聚成一起时就成为了市场最强音!和谐、公平、正义、民生是近期最热的几个关键词。假如我们对小股东公平一些,关注多一些,为他们声张一些正义,全社会就会有更加的和谐!
(本文是新浪博客首发的独家新作,任何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联系邮箱:chxly9888@sina.com QQ:33567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