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应邀请前往位于美丽的环岛路之隅的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为“全军新企业会计准则培训”开班式摄影。见到来自总部、各大军区和兵种的“管钱人”,已经转业11个年头的我,仍禁不住要生发出一丝的亲切感。
没细听开班的意义和用途,倒是首讲的教授曲博士客气地说出“我的讲课兴许会给你们在座的、将来都要转业的每个人多少有点帮助”时,课堂上引来了一阵短促细小的会意笑声。
就是这样,我也没去认真地想为何要办这个班。但能在如此风景区般的校园里呆上10天,学员们自然不亦乐乎。从学院滚动电子屏幕显示,同时有辽宁、内蒙、河南和宁波等多个地方财会部门在此办班,这趋之若鹜的个中之昧也就不难理解了。
回程的车上,我在想,知识经济时代,每天的资讯瞬息万变。要想应对“适者生存”的残酷,惟有不断“充电”、“淬火”,才能不至落伍。
再一想,回地方也许用的上,这句看似客套的“官话”。对于我而言,真可谓记忆犹新。当初,即将脱下身上近20载春秋的戎装时,耳畔最常听到的是“适应能力”和“角色转变”等经验之训。
可是,时间一晃过了10年,我却仍没摸着北。啥“用武之地”呀、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呀,要不就是“能者多劳”(现实中很少“能者多得”的,尽管并非绝对)云云。总之,我虽自我感觉已经努力实现着“角色转变”,可是难呀,一些非常理的东西则时常令人困顿和迷茫。真正能“用的上”的东西,还得现学,而且不是什么人都能学会的。
市场经济讲究“规则”,而一些不守规则的人,只要潜心揣摩尊者之脉、抑或力捧“经济”之圣,要不就是无奈地作践自我,却总能在“潜规则”中游刃有余而谋得实惠,拙劣地瞒过“裁判”,甚至混出个模样来的也大有人在。
写到此,我真是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尴尬,谁让当初没“不务正业”地多学艺,谁让你顽固不化地“假正统”。活该,你这个另类!

厦门国家会计学院校园
敬请分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