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也是6月,我看到刘殊威发表了一篇质疑乐视财务数据的文章,我直接针锋相对的写了一篇财务分析作为回应。昨天了看了一篇署名为夏草写的文章,本来觉得在自媒体发表,不是在公开的网站上发表,为了不助涨别人的公号,就没有写文章回应,但是,今天早上大幅低开之后,有很多朋友都非常害怕的咨询,问我,是否这篇文章的财务分析正确?如何看待这篇文章的财务数据分析?从财务分析的逻辑上对否?
正好,最近我也在网络课堂的高级课程里面,讲财务分析,也想以乐视的财务数据分析来举例,看看到底这篇文章,财务分析逻辑错在那里了,欢迎大家扔板砖,挑我的财务数据分析错误。
首先,我们看看这篇署名夏草的文章财务分析部分,有四个主要观点:
第一,认为,乐视的版权采购摊销有问题,因为同样是视频网站的优酷土豆就是这么摊销的,所以认为乐视的无形资产水分多。
第二,认为,乐视的研发成本过度资本化高达50%,不合理。用友软件资本化才10%,做硬件开发的海信,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研发资本化比例为0。
第三,质疑乐视营业收入里面,关联交易太多。2015年乐视会员收入27.10亿,优酷会员收入8亿,相差19.7亿。19.7亿差距里面,大部分都是关联交易带来的,把硬件的成本转换到软的会员收入里,质疑这里面有很多关联利益输送!
第四,质疑乐视应收账款太多,广告收入有水分。因为广告的收入是按流量计价。根据流量差距,乐视的广告收入应该是优酷的30%。但是2015年,乐视的广告收入是优酷的52%。说明乐视的广告收入有水分。
元芳,你怎么看署名夏草同学的财务分析?
大人,亲
听我分析一下,您看对不对。
首先,第一条是质疑乐视的财务摊销问题。一个公司采用何种财务摊销方式,是由公司的商业模式和产品特点决定的。乐视依靠会员收费,采购的版权费用,每年摊销是符合《企业的会计准则》的,版权属于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十七条规定,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可供使用之日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无法可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优酷土豆是在美国上市,可以不用中国的会计准则,或许可以根据美国会计准则(我没有看过),进行加速折旧摊销。我们先假设美国的摊销方式和夏草同学分析是对的,那么,我觉得都不用回应。因为版权其实是乐视三年前的发展重点,现在乐视并不依赖于版权收益,也不是公司价值分析的主要发展方向。只不过署名夏草的同学是用旧瓶装新酒,2年前就有人问过同样的问题,他只不过用旧闻忽悠不明真相的群众。需要说明的是,采用加速摊销的公司,大多是为了增加费用,合理避税。
其次,乐视的研发过度资本化,高达50%,而其他企业低到没有?而实际上,很多人根本就没有看懂乐视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总以为乐视在讲故事,玩概念。其实乐视本质就是一个大的PE项目孵化器公司。乐视目前的一些生态子系统,如乐视汽车,乐视体育,乐视电影,乐视手机,乐视电视都是通过一个个的PE融资去做,都是乐视孵化的一个个投资项目。当然投资应该列为投资而不是费用支出。如果列为费用,上市公司还会有PE投资收益吗?而PE项目是否有价值,参与的投资人我想比大家更关心他们的风险。当然每一个PE项目其实都有风险,而且风险巨大。但是千万不要以为马云孙红雷比你傻,所以投资乐视的PE项目。还有就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八条,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而作为研发费用列支,可以在计算纳税所得额时,加入50%进行扣除。很多上市公司没有这一项,或者很低,其实都是都是为了抵减利润,少交所得税,所以大部分列为费用支出。
第三条,为啥优酷和乐视流量差不多,乐视广告收入是27.1亿,而优酷土豆才8亿?建议大家去看看优酷土豆的最近三年的财报,百度可以搜出来。优酷的年报显示,收入实际是一直在下滑的。优酷2013年收入102.31百万美元,2014年收入108.09百万美元。况且优酷土豆目前没有能给出2015年的年报。为啥?因为优酷土豆连续三年亏损,而且亏损额度还在扩大中,根本就做不出完整的财报。按照创业板退市标准,其实如果在创业板上市,今年优酷土豆都应当直接退市。对于质疑乐视为何赚钱的人来说,你咋不拿邻村放羊的二混子的收入,去质疑清华MBA毕业的上市公司老总为啥每年能赚300万年薪呢?
第四条,为何优酷土豆销售收入几乎没有增加?而且他的亏损还在扩大,2014年每股亏损0.76美元,比2013年亏损0.56美元还多。而乐视2015年净利润3.64亿,增长42.74%。2015年5.73亿,增长57%。同样是视频网站两者为何这么大的差异?是优酷土豆太差,还是乐视造假呢?
这是由两个公司的商业模式不同决定的两者现在的不同的盈利结果。优酷土豆的商业模式过于依赖广告收入,视频网站,在形成规模前,是不能通过广告变现的方式不能支撑视频行业庞大的资金需求的,这对于一个上市公司其实是致命的缺点。乐视在做视频网站的过程中看到了这个致命缺陷,所以在盗版猖獗的时代,就通过廉价收集正版版权。取得了竞争优势,现在通过自制据,扩大IP优势。同时不断的通过拓展业务,建立生态系统,通过生态系统,而不是广告,来支撑现金流和IP变现,反过来来支撑影视内容版权的发展。
同时优酷土豆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由于缺少自制剧能力,由于自视频遵循内容驱动,这些自媒体长大之后可以踢走平台,所以优酷本身就没有竞争优势,这才是优酷走到今天,浪费了大量投资人的钱才证明的事情。乐视则在一开始做视频就想明白了。如果哪一天,乐视发力自制剧,明年能否做到行业占比20%,就会实现强黏性。而优酷不断的买新的影视剧版权,则版权是一个无底洞。所以,有一天说,国家媒体准备入股优酷土豆,帮助其回归A股。我想优酷土豆的管理层,巴不得国家全资收购这个无底洞。公司一旦维持不下去,也好让国家光电总局去兜底。
以上,仅仅是我们对署名夏草同学的文章,做出的财务分析的一种解读。其实这篇文章与其说黑乐视,不如改名为:《为啥乐视是如何打败视频行业的老大,坐上第一把交椅的》。当然,我们之所以再从财务分析的角度解读一下,是提醒不明真相的群众,股市里有很多分析师,其实是靠黑别人活着的。至于文章质疑的老贾拿钱去买了三里屯的大厦,嘿嘿,根本就不值得回应,年报说的很清楚。
特别提醒:我们的文章和财务分析只针对的是署名为夏草同学的财务数据分析,不涉及乐视的投资价值,所以投资价值您自己判断,不代表我们就认为乐视的股票有价值,或者没有投资价值。据此操作,后果自负。
-----------------------------------------------------------------
和讯投资学院《凯恩斯网络高级课程》
每天四小时盘中文字互动,晚上半小时语音直播,现在只要每月800元,判研大盘走势,选出三年十倍的大牛股,抄大底,逃大顶,实现财务量级增长。
抢购价格:800元/月 3800元/半年 7000元/年。
购买地址:k.hexun.com
咨询电话:010-8569740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