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燕尔”的本义是“喜新厌旧”
文/越楚
古时候有一妇女被花心的丈夫抛弃了,于是便哭丧着脸在路上游逛。有乡人问她:“你男人干嘛去了?”这位弃妇就悲愤填膺地说:“那个喜新厌旧的臭男人,正忙着跟他的新欢寻欢作乐呢!”说罢,便捶胸顿足地唱起一曲弃妇的怨歌。
《诗经·邶风·谷风》收录整理了这位弃妇的怨歌: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
在往下的另四段中,又出现两次“宴尔新昏”。这里“宴尔新昏”的“宴”、“昏”,在古汉语中都是通假字,“昏”自然通“婚”,“宴”则同“燕”。“宴尔”相当于“燕尔”、“宴宴”,都是快乐安逸的意思。《诗经·氓》中有“言笑晏宴”一句,也是形容快乐无比的样子。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儿的“新婚”并非指唱怨歌的弃妇,而是抛弃她另觅新欢再婚的丈夫与新夫人,其含义恰好与初娶的“旧婚”相对照,无疑是对旧夫“喜新厌旧”的一种怨恨与谴责!
这首弃妇怨歌中的“新婚”本义,跟后来汉代的“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以及杜甫《佳人》中的“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所说“新人”相似,“新人”皆系弃妇旧夫的“新欢”。
白居易的《母别子》中则有“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宠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说的是某将军立下战功后便在洛阳另娶如花似玉的美人,新夫人来后便让丈夫抛弃旧妇。旧妇怨恨道:“她是他的掌上莲花,我却是他们眼中的刺儿。喜新厌旧是俗世的常情不足为悲,但悲伤的是留在家里的两个亲生儿就要从此别离。”
《母别子》最后一句“更有新人胜於汝”,是指旧妇希望将军再立下什么殊功,再娶一个比这位新夫人更娇艳的新美人。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弃妇对丈夫喜新厌旧的一腔忿懑、满腹牢骚。
因此,原生态的“宴尔新婚”或曰“燕尔新婚”、“新婚宴(燕)尔”,无疑是对男人“喜新厌旧”的一种形象化比拟,这也是“新婚燕尔”这句成语的本义。
至迟在宋代起,这个成语的本义开始发生变化,其意已经反用,泛指初娶新婚,成为庆贺新婚之辞,形容新婚时的快乐。而且出于庆贺者寄托新婚夫妇如燕子比翼双飞的心愿,人们便用“燕”取代了“宴”,习惯用“新婚燕尔”。宋代学者洪迈著述的《容斋随笔》卷八“谈丛失实”中,曾经指责“今人乃以初娶为宴尔,非惟于诗意不合,且义再娶事,岂堪用也。”洪迈批评时人用“新婚燕尔”道贺新婚夫妇是背离了它的本义。
但不管洪迈如何指责,人们还是“失实”地用“新婚燕尔”形容初娶,并沿用至今。元代戴善夫所作杂剧《风光好》中便有:俺两个相见时,则他那旧性全无,共妾身新婚燕尔。(2010-12-20修订)
杨贵妃与安禄山“私通”真相
唐朝“性开放”究竟到啥程度
北魏宫廷离奇的“色权交易”
古人为何忌惮与黄花闺女洞房
史上最惊艳的千骑美女仪仗队
谁是中国古代第一风流才子

历史上最冏的一桩“婚外情”
“浣纱女”西施究竟啥形象?
历史上“孙尚香”的凄惨命运
清朝的试婚制度与“试婚格格”
“夜郎国”曾是一个泱泱大国
哪个朝代公务员的薪饷最高?
刘邦晚年难以逾越“四座大山”
盛宣怀如何中张之洞“美人计”
谁是中国古代真正的“四大美女
中国人最应该弄明白的一个字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五大艳后”
古代十大著名“二爷”的归宿
古代女子“出轨”十宗之“最”
历史上最昂贵的“一梦情”

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征婚启事”
三国“脱光男”的红颜知己
谁是潘金莲真正的“梦中情人”
谁是中国古代“第一美女”
历史上最冏的“郎才女貌”
历史上最冏的“君臣之恋”
“郑和水师”何以雄霸大洋
古代女子何时穿上“连裆裤”
唐伯虎风流传说的背后 色戒皇帝、出轨皇后、花花公主、风流皇后、
五大艳后、四角恋、第一帅哥、战神李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