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京办推高首都房价
(2009-04-14 08:17:21)
标签:
房产茅台酒房价经费房子京城 |
4月初,西城工商联合警方破获一个制假茅台酒的窝点。窝点之所以被端,源起在今年2月,河南许昌市驻京联络处和漯河市驻京联络处通过一位朋友联合购买了777瓶价值66万余元的茅台酒。据说,这些酒用来招待客人,同时由其下属企业对外销售。客人饮用时发现味道不对,怀疑是假酒,两个驻京办向西城工商举报。
北京究竟有多少驻京办,这个数据一直没有人统计过,但本人很想知道。不过凑巧在央视上周的一个新闻节目中,有一位专家算了一笔账,目前在北京,各种驻京办每年经费保守的按100万元计算,所有驻京办每年需要的经费就在100亿以上。如果这位专家数据属实,那么京城的驻京办至少有1万家。
不过在熟悉驻京办“内幕”的北京晚报总编苏文洋眼里,这位专家对驻京办每年经费的计算过于“保守”,后面至少要加一个零,平均每个办事处每年的经费应当在千万以上,所有驻京办每年的经费应当在千万以上,所有驻京办的全部经费应该在1000亿以上。那么每个驻京办每年上千万的经费都花到哪里去了,我想无外乎三个方面:一是进贡的花费,俗称跑部进京;二是向各级官员行贿;三是招待费。
在笔者看来,驻京办成为腐败的代名词,不仅推高了茅台酒、中华烟的价格,更对京城的房价起到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房价被越拉越高,驻京办可谓功不可没。多贵的房子都敢以驻京办的名义购买,反正用的是公款,不花老子一分钱,有地方财政在背后撑腰嘛,怕甚!
在北京西直门附近有一高档楼盘在售,最小户型面积在180平米以上,单价达到3万元一平米,也就是说单套房子的总价在500万以上。但是这里的房子根本不愁卖,昂贵的房子都被外地官员们买走了,熟知楼盘详情的人都把这里称为“市长村”或“驻京办”。
除了驻京办自身购买房产之外,由于驻京办的存在,衍生了其他住房需求。本人认识一位南方某地区驻京办的接待处主任,这位主任除了负责日常接待、联络工作之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领导在京城寻摸合适的房子。
领导购房主要用于三类用途:一是方便自己来京活动,比如招待重要的“客人”,在家里比其他地方要“安全很多”;二是方便子女在京上学,据说这位主任每周末还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把领导的孩子从借宿学校接回家;三是有特殊嗜好的,喜欢养“金丝雀”的领导,要给自己找一个寻欢作乐地点。
每当京城华灯初上的时候,众多高档小区却是漆黑一片,普通时候入住率非常低。但是每年一到两格会期间,或重要节假日期间,当前来送礼的外地车把北京的交通搞的糟糕无比时,这些高档小区就开始变的灯火通明了。经常有朋友傻乎乎的问我,京城房价那么高,上千万的房子都卖给谁,我想看完这篇文章大家就明白谁在买这些房子,北京的房价到底是谁推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