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号上午9:30~11:30花家山宾馆(三台山路25号
),杭高同学会签到入住,11:30-13:00午餐(自助餐)。请准时出席。14号西湖景区8:30后单号车限行,请驾单号车的同学提前进入。
西湖景区,单双号限行 。西湖景区,
2月10日~15日每天8点半~17点实行单双号限行。即小型车号牌(含个性化牌照、临时号牌)最后一位阿拉伯数字为1、3、5、7、9的单日通行,为0、2、4、6、8的双日通行。
六点起床,方便面,开双号车走(072),估计6:40出发。外面的天还黑着。




杭州高级中学,以前的杭一中
杭州高级中学以前的杭一中2
杭州高级中学以前的杭一中3
第46天:去杭州参加中学同学会筹备… 
0、“你猜猜我是谁”-杭一中(杭高)30… 
1、杭一中80级高中同学会(82、83毕业…

2、杭一中80级高中同学会(82、83毕业… 
3、杭一中80级高中同学会(82、83毕业… 
4、杭一中80级高中同学会(82、83毕业… 
5、杭一中80级高中同学会(82、83毕业… 
6、杭一中80级高中同学会(82、83毕业… 
7、杭一中80级高中同学会(82、83毕业… 
我生活中的三次高考
杭高校史中那点令人纠结的事(杭高112周年校庆时候的一点整理)
作者:电车15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e54b10100qrir.html
今天是杭高112周岁生日的日子,在和其他杭高人一起疯狂转发校内状态的同时忽然想起来应该把旧账理一理。有很多问题从我进杭高开始一直到毕业了都没有很清楚的了解过,关于校史,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应该感到汗颜。在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仔细的读了学校送给我们的那本毕业礼物——《百年名校杭州高级中学》,总算才是稍微有了一点头绪。
如果是稍微关心一点杭高校史的童鞋们一定会知道,这两年杭高和杭师大为了争哪个是原来浙江省立一师的正统继承人一事,搞的很不愉快。的确,杭高和杭师大之间的纠葛令人纠结,而且这其中杭高的校史当中还牵涉到杭四中、杭十四中等同在杭州知名度很高的名校。今天接着这么一个机会我们是不是可以稍稍的把这些个问题理理清楚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各个学校校史起始年份的计算标准。杭高应该没什么争议,1899年的养正书塾成立算作是杭高校史的起始点。说到这里插一句,其实要是深究起来,杭州的第一批新式学堂,都是时任杭州知府林启的杰作,包括1897年建立的求是书院(今浙江大学前身)和蚕学馆(今浙江理工大学前身),以及1899年建立的养正书塾。当时的养正书塾位置在直大方伯的圆通寺内,圆通寺紧邻杭州第一家西式医院广济医院,也就是今天的浙二医院旁边。养正书塾说白了就是一所中等学校,开设了许多现代课程,如国文、小学、经学、修身、算术、历史、地理、物理、体操、英文、音乐等。
养正书塾这根主线继续发展,1901年11月,因为清朝迫于压力实施新政,养正书塾改为杭州府中学堂。同期还出现了很多新式学堂诸如蕙兰女子学校(杭十一中、惠兴中学前身)、崇文中学堂(原宗文书塾,杭十中前身)。辛亥革命以后,1913年春,杭州府中学堂又改名为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
这个时候,其实杭高的正源省立一中校址仍在直大方伯,但是同期在原江南贡院遗址贡院前(90年代修凤起路时该巷消失),也就是今天的凤起路238号杭高所在的地方,一所学校已经成立,没错,这就是杭师大的正源,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省立一师成立于1908年,所以杭师大的校史计算点应该是这个时间。
在杭高进校甬道一进的前面那块写有“一师风潮”的石头想必每一个杭高人都不会陌生。其实要是深究起来的话,虽然一师风潮是省立一师和省立一中共同发起的浙江省最大规模的新文化运动,但是主导仍是一师人。而且当时省立一中和省立一师还是分开办学的两所独立学校。在这个节点上,今天的杭高和杭师大都选择了模糊处理这个事情,从而导致了后来的纷争。
不过一师风潮没过多久,1923年,省立一中和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合并,统称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成为浙江省当时最大规模的中学。从这个时间节点起,纠结的校史便开始了。合并之初,两校区的职能进行了如下调整:原省立一中直大方伯校区保留初中部,将普通高中部迁往贡院前与师范专科部共同办学。从那个时候起,杭高校址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迁到了今天的位置,从此之后,除去八年抗战期间的颠沛流离,杭高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地方,直到杭州的其他重高都纷纷把本部迁出了市区,杭高风雨依旧,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1927年,老蒋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与北京对峙,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大学区制。这时候学校兼并的更加厉害,省立一中居然把位于西大街的省立女中给兼并了,然后一中便有了西大街分校区。西大街这个地名,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仍然沿用,直到56年才改名成了今天我们熟知的这个名字——武林路。没错,省立女中的原址上建立起来的,就是杭十四中。
因此杭十四中的校史计算起始点,应该是浙江省立女中前身杭州女子学堂的创办时间,1904年。
1929年,省立一师改名为浙江省立高级中学。
然后1930年,省立一中初中部从直大方伯迁到了吴山脚下的新校址,后来在1933年更名为成为浙江省立杭州初级中学,虽然在抗战时候重新并入了浙江省立临时联合中学和省立一中一起辗转到金华和丽水,但是在1939年的联中结构调整中,再次被划出单独成立省立临时联合初级中学。抗战后,这所学校恢复了他原来的名字。1954年,浙江省立初级中学更名为杭州第一初级中学,再然后,改着改着就改成了今天的名字——杭州四中。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真正和杭高同源的学校不是杭师大,而是杭四中,杭四中的校史计算起始时间,也是1899年。
1931年,省立一中女子部重新独立成为浙江省立女子学校(并进来几年不到又分出去了,蛮册空的。。。)。
讲到这里,只剩下纠结的杭师大和杭高的关系仍在继续了。
同样也是1931年,浙江省政府决定拨杭州南山路孔庙旧址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杭州碑林的土地开办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同年,浙江省立高级中学师范专科的所有学生和老师从贡院前校区迁出。至此,和杭高有关系的学校基本上都已经迁了出去,杭高他就是杭高了(累死我了,费劲。。。)。
于是乎,1933年,浙江省立高级中学真的改名为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了。也就是今天杭高的名字。
后来抗战那是没办法一堆学校迫不得已又只能抱团在一起求生存,抗战后,原来打哪儿来的,照样回哪里去。
解放后,杭高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使用过“杭州一中”的名字。当然了,这个名字很霸气,但是总归没有原来那个名字来的更富有历史沉淀,终于在1988年,杭州一中恢复成为了杭州高级中学,到这里,一个轮回,杭高的校史沿革差不多理清楚了。
“莫教冰鉴负初心”——多少年来杭高学子来了一又一届,走了一届又一届,有过高潮,也有过低谷,我不知道现在的杭高到底算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但是我知道,杭高一百多年的校史摆在这里,他的根基在;千千万万的杭高人在,杭高的魂就在。
想念杭高,想念那些在杭高校园里的日子。值此校庆之际,作得此文,以表对母校的情谊。文章最后附上杭高官网上的历史沿革表,大家可以对照着看文章,加深印象。

加载中,请稍候......